上周和老师以及师兄师姐们一起去了趟内蒙古的乌兰布统,这是六七年大家没有一起出游的第一次出游,从乌兰布统达里湖回来后,每个人都收获了很多快乐,不过,老师可能收获的不仅仅是快乐,今天上课,老师问我这几天感觉怎么样?我说挺不错的,毕竟第一次参加这种集体活动,不过也有些累。老师问我感觉哪天最好,我答第二天,可能因为第二天行程比较轻松吧,老师说你看到大家出游的时候也没忘记炼功,找到个空地就站桩,山坡上、湖边上、草原上、房后面等,其实这样挺好的,因为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环境对站桩来讲是有区别的,如果敏感的话,就能够感受到这其中的区别,尤其是环境反差比较大的地方。站桩其中一个要点是要站够量,所以时间就很重要,第二就是环境对身体的影响,所以选择地方也很重要,第三就是站的人的状态,这直接影响到站桩的品质,因此最重要!
今天课程的主题是听,听什么?怎么听?听课、听劲儿、听环境的声音,朝闻道夕死可矣!“闻”字的本义就是“听见”,古代的“听”侧重于“听”这个动作,而“闻”侧重于“听”的结果,这可从“听而不闻”这个词上比较得出。
所以不管老师讲什么,能听进去,能听明白就很重要,道渊师兄就是个典范,从他每一次上课之后再见他的状态变化,一点点的在改变,以前的很拘谨板正儿,现在也越来越开朗活泼了一些,放得开又不放纵,这就很好。所以听很重要,那么听首先要能听见,然后还要听的全,听的对,才能指导自己下一步要做的,比如两个人见面,其中一个人说:“你吃饭了吗?”,这五个字,如果只听见三个,听成“你吃饭”,那么听的人就完全误解了说的人的意思,从而下一步所做的也就大相径庭了。为什会听不见?一种可能是确实因为身体原因听不清,另一种可能是因为心里装的东西太多了,而听不进新的东西,还有一种就是选择性的听,只听自己想听的。
听课更多的是知识的传导,而炼功则是身体气脉循行,以及更深层次的物质运动,这其实也是可以听到的,如果听不到,那么就只能停留在纯理论上,这个理论对不对?身体的反应现象正不正常?就很难去体会和区分清楚。听与讲也是一对阴阳,所以听者重要,而讲者也很重要。例如从内蒙往回走的路上休息时,老师让大家都感受了一下无形无相的东西,有些人没有练过功,像小朋友们、几个同行家属,但都能或多或少感受到一些,这就和老师的能力有关系。有的人很好奇,就私下问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儿?也有的人就一过了之,没当回事儿。包括老师的女儿,也是第一次感受这个,觉得特别神奇,过了好几天还在追问是怎么回事。我很好奇问老师您以前没给自己孩子讲过或展示过功夫?老师说自己是个很怪的人,不求自己不讲,求的不对不讲,对方求对了但自己状态不对也不讲,这是相互的,老师只能决定自己这部分,但决定不了对方那部分,相反对方可以决定自己也决定不了老师。所以只有时机到了的时候,某一句话会很关键也很重要,才能起到点醒的作用。
老师这时分别问了我们在场的人刚才听到讲的了吗?每个人的反馈都不太一样,也凸显了刚才所讲的内容中提到的问题。而且,老师特意跟王哥说,不光要教会怎么锻炼,还要教会怎么去教别人,这不仅仅停留在王哥的工作专业上,毕竟他自己也修炼了很多年,而且只有当了老师以后才更清楚如何做学生,才知道怎样真正的学习,为了让我们能更快的步入学习状态,也就会让我们更早的去学会教别人。要想把别人教对,首先自己要炼对,炼对不一定能炼到,最好是既能炼对又能炼到。因此,王哥更要学会怎么教,教学中除了教授知识、炼功功法以外,更多是要对学员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并且能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老师问王哥,那么刚才这个互动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呢?王哥答感觉师兄师姐更像在接受能量的上课,而忽略了课程中的知识内容,或者说他们以前上课学过了,所以选择性听,而师姐由于身体原因听不清。老师强调,从自己开始在家给大家上课开始,这么多年,最想避免的一个问题,但到现在仍然很难避免,就是老师一直不希望用感觉去做炼功的催化剂,去引导学生建立信心,所以老师一直都抵制加持和带功夫上课,但客观讲人的能量场的确客观存在,只是老师不说,可有的人炼功时间久了,十几年二十几年都有,就会比较敏感,能感觉到一些除了嘴讲的东西以外的东西。为什么老师要避免这种情况,因为大部分的人一旦产生感觉以后会被感觉所惑,就容易克制不住自己,就更可能会出问题。所以老师希望尽量晚几年让学生有这种功感,而趁着这个时间多锻炼自己的心性。可老师低估了人们的劣根性,但凡跟着老师学习超过五六年的人,几乎都会有功感,当然,很多练气功的上来就会有功感,而老师尽量在压制,可也很难压制住,一旦产生功感,人就会不由自主的做选择,越轻松越容易得到的就不费力去练了。这就带来了今天上课的一些问题,上课就会不用心去听课了,而老师讲的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炼功理论基础知识,虽然无形无相的东西也很重要……
但想要炼出来就要打好基础,就要用心听课,认真锻炼。只有自己通过自己修炼达到这种无形无相的境界,才能真正守得住。
心若不静,也会造成听不到,听闻看似相同,但实则有区别,听是基础,而闻更深层,所以是一种递进关系,听而不闻也就体现了这个问题,那么这就和心静又有关系,而为何不静?因为松和静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一个人不能松,那么自然也做不到静,反之亦然。松松紧紧,紧紧松松,放而有松,守而有静,但如果越过放和松而直接用守达静,那么反而做不到真静,只有先把自己放在那里,然后通过自己自然的松松紧紧紧紧松松的反复过程来达到静,这才能进入真静。
例如一盆花,放在阳台,它会怎样?它一定会向阳而生,那么就可能会偏向阳光那一边歪,怎么解决?时不时把它转动一下,这样帮它长的均匀,而山中的树,则无法转动,所以也就只能向阳而生的一面更茂盛,那么人的特点是能动,所以就比这些植物要好的多,自己想哪边朝太阳就晒哪边,如果这种能动的特点放在掌握大道的高人眼里,那么就可以帮助这个人成为更好的人,但如果被居心叵测的人利用,反而会出问题,心中有美好,才能捕捉到美好的瞬间(摄影),心中没有,再好的技术也白瞎。一首琴曲如何能弹出无欲无求的境界?很简单,只要弹者本身做到无欲无求即可,所有的琴曲在这样的人手下都会弹出无欲无求的境界。道理虽简单,但大部分人都做不到,因为都在执着于表面。就像这次出游,虽然短短四天,但老师收获的是这一路在看大家如何做事,师叔怎么做、师兄师姐怎么做、大人怎么做、孩子怎么做、大人对孩子怎么做、人对环境对万物怎么做,不同角度不同的追求看到的东西也不同。
听也是如此,为何前几节课一直在讲观念,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为这些观念决定了每个人以后的行为,决定了听者能听什么,想听什么,听到了什么,进而决定每个人会干什么,会怎么干,能干到什么程度,进而又决定了若干年以后每个人怎么说,用什么说。
师姐的问题是先天造成的,又到了现在这个年龄,很多脏腑和大脑的功能已经很难再逆转,如果在她小时候就开始锻炼,那一直坚持到现在应该会好很多。现在师姐通过这几年锻炼,已经比最初刚见到老师时好很多了。听障就像路障,而修行锻炼的路上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有时是故意要设障锻炼自己,,但有时是被动遇到了障碍,那么既要锻炼识别障碍的能力,还要提高跨越障碍的能力,所以听就很重要,听古人的、听前人的对的经验和道理,听老师的、听自己的,而一个个障碍有时自己不当回事,有时迫于无奈跨不过去,就因为自己的懈怠或放纵,小的障碍积累成大的,就成了修行路上的大山,也许永远也逾越不过去。所以不能纵容自己逃避每一次每一个小的障碍,所以修行锻炼的每一步的基础就更重要。老师举了一些这次出游时看到的问题,有很多问题其实一直都存在,这让老师最头疼,而其中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很多人不听老师言,这在教学过程中是最难解决的。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的问题,而老师指出来,但有些人即使知道了问题,也知道了怎么解决,但还是听不进去别人的建议,有些人是都知道了,也想改但就是改不了,所以,修行锻炼没那么容易,需要真正的学会听。老师说自己最希望的是自己的师爷还能活着,如果他活着,老师愿意每次见他都被他老人家批评自己骂自己,这其实是真正希望自己能够进步提升的心态,而不是被夸就高兴,被骂就不高兴,如果能得到明白的高人一些指点,哪怕话再难听,也是修行路上的福报吧。能真正愿意说你,批评你的人,其实都是真正在意你的人,这几年最常提的一个词叫捧杀,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为什么老师不说感觉而说听,因为听是助感之一,但现在日常说的感觉更偏向于各种神经反应带来的的体感。听并不是指这些体感,因此需要自己在修行锻炼过程中慢慢去体会,慢慢去悟,什么是表象,什么是实质?这也是为什么从第一次上课选桩开始,老师就不让我谈感觉而去悟体会,而且三个月不回答我任何关于站桩的问题。
感觉这对每个人来说也都不太一样,有的人就会比较敏感,比如道渊师兄的女朋友那天对老师展示的东西就有很明显的反应,然而,我可能是个不敏感的人,因为到目前为止老师说的那些听无形无相的东西我都没啥感觉,我一直以为自己挺敏感,看来只是内心敏感罢了。
很多事物本身并没什么特别,但附加在上面的意义就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感觉,而任何事物随着时间的累积,技艺的熟练,都会在“器”上趋近于成熟,但“器”背后的东西,或者说里面那些无形无相的东西,就不是靠器来体现的了。
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混沌学,可能大概似乎好像差不多这些词充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比如做饭,放多少调料,一般老师傅都是大概其的一个量,包括中医的很多古方也并没有那么明确中药剂量,这也就是师徒的重要性,很多经验上的是口口相传,凭感觉凭经验,不会框死,都会有一个弹性浮动。而现代生活被西化后,什么都讲求标准精细化,数据指标化,其实各有利弊……
主要还是看干什么事情,人不能过于死板教条,那样就成了机器,但也不能过于灵活多变,那样就没了规矩,所以这其中的度的把握很重要。
而感觉在低层次的人身上更多偏向于线性、片面的,在高层次的人身上就更加立体,就像佛家讲的八识: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是具体的,而末那识(传递识)、阿赖耶识就更加抽象,这八识描述了人从后天趋近于先天的所有感觉。阿赖耶识更趋近于道或者禅,就是最接近本质的那个东西的领悟需要它来感知,传递识是佛家所说的“他心通”,就像伯牙子期,那种知己的心心相印的感受,所以,虽然都是感觉,但感觉也是有层次的。
儒家讲:“学然后知不足”,很多人翻译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先要学习,学着学着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了。老师讲其实不准确,如果是大家说的学,那么学着学着就不会知不足,而应该会越学越满足,所以这个学不是世人理解的学,或者说这个学要超出了字面意思,那么怎么样的学才能达到这种越学越知不足的状态呢?让人越学越谦虚,掌握的知识越多越能发现自己不够的地方更多?这是一种智慧的学。要能跳出圈子来看自己,这样才能不断成长进步,一个人做事情需要别人的肯定和鼓励吗?如果低层次的人肯定是需要,但如果跳出圈子来看自己,那么,应该清晰的认识到自己做的对不对,好不好,而不需要别人的评价和肯定,反而更需要的是知道自己怎样才能更好,怎样才能做的更好,我现在不知道可又想知道。这也就是老师讲的希望能够得到师爷的批评,这才是学然后知不足的学。
下午老师的师弟过来看望老师,他是从河南郑州过来,暑假带着孩子出游正好顺路过来。自己在那边开诊所,是一名中医。正好借着光顺便看了看病,自己身体毛病也不少……
参考资料:
《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世界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著作。全文共1229个字,其篇幅短小精悍,内容相当丰富、精辟、深刻,是中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
其中最熟悉不过的应该是“教学相长”这个观点了:“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