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第十七课(9 月 4 日)
什么是观?
很多传统教学是从行为入手,而老师的教学是从观念入手,与其他人不太一样,当然,从行为入手容易,从观念入手难,而效果从长久来看,肯定观念对人的影响要大于行为习惯。
而观念既有大的框架性观念,例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有小的观念,例如生活方式食饮起居等等,这些都会在今后的课里一点点由浅入深渗入。
今天课程从喝茶开始,老师说让我们选茶,有红茶有普洱茶,我说选红茶,老师说那就喝一个新的茶,是上海文梅师兄寄给老师的桂花祁红,文梅师兄其实最早是老师的师弟,后来因工作原因离开北京,然后又重回跟着老师学习。泡茶的时候,我把第一泡和第二泡混在了一起,想着这样能水多一点,但茶其实是分层次的,尤其是好茶,老师借着这个契机讲什么是观?茶的香气是要一点点释放出来,中间还要让茶休息一下,这样才能品出茶香的层次,而我只是在乎水,忽略了水以外的东西。就像有些人挣钱,只在乎钱,而忽略了钱以外还要有品行和道义这些无形的东西,那如果没有上面的这些,挣钱的人也就成了机器。如果一个人不爱好品茶,那么也就不会在意品茶的细节,包括茶的文化中关于茶叶的品种优劣、器皿的区别差异、泡茶的水质、司茶的人、司茶的时机等等,都会对品茶有影响,那也就是为了做而做,也就谈不上品茶了。
单从器皿上说,老师这里有几把壶,一把陶壶,一把捂灰紫砂壶,一把汝窑壶,还有公道杯,这些器皿从观上有什么区别?老师的一个大学同学以前学的是服装设计的材料研究专业,他们有一句话叫:“结构决定了性质”,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生活中。紫砂壶由于砂质会有很多气孔,透气而不闷茶,而汝瓷或盖碗儿类的瓷质就不透气,包括玻璃类都适合泡绿茶或花茶。而普洱和白茶这种不适合长时间泡的就用透气性好的适合。而这些如果不喜欢,就只能坚持去听,但如果换成了拳或琴呢?是不是就感兴趣了,其实这里面的道理相似。一个琴音有时和另一个琴音挨得很近,形成了此起彼伏的效果,而有时就要把两个音之间间隔一会儿,留白是为了给听者以想象弦外之音。画画也是一样,一幅画中只画一个山丘,剩下大面积可能用淡水墨铺设成层次渐变的留白,这反而是绘画艺术中要表达的一种画外之意境。修学也是如此,层次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品不出其中的层次感,那么也不会有真正的领悟。而观察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角度所观察到的东西也不同。例如一个小朋友过马路,在妈妈的眼里和交警的眼里会有不同,在其他行人眼里和在开车司机眼里也会有不同,孩子没有变,而观者所关注的点不同,所带来的影响也会不同。
那现在这个茶第一泡和第二泡的区别是什么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失去了意义,也就不可能有层次上的感知,更不会有层次背后的一些东西,比如每一层的味道内涵是什么,每一层要表达体会什么,这些就在我的一个举动下荡然无存,为何我会有这个举动呢?这又回到了观上,观而生念,我观的只是一杯有味道的水,而未观水背后的东西,也就心中生念只是倒水喝水而已,也就失去了更细腻的感觉,那么假设我的观念变了,是不是就会不同,答案是肯定的,观的角度不一样带来的结果也就不同,角度可以是由上而下、由左及右、由点到面、由里至外、由有到无等等,而想要客观的去观一个事物,就要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思考,而文化的沉淀也是由层次的分别开始,由粗犷到细腻,由不讲究到讲究,由讲究到更讲究的过程。而最终如果能从讲究到不讲究,那就升华到了洒脱的境界,不是不懂怎么讲究,而是讲究已经没意思了,这也是化繁为简的过程。但反过来说,如果想讲究却不懂得怎么讲究,那不是洒脱,那是没文化层次不够的表现。为什么中国改革开放后有一些人先富了起来,虽然有钱了,吃穿用度都很讲究,但讲究了半天也只是流于表面的物质层面,攀比的也是谁比谁更买得起。却没有体现出文化层面的东西呢?为什么以前很多贵族的后裔虽然家道中落成为了普通人,但从骨子里还是会透出一种贵气呢?暴发户在九十年代估计还是个褒义词,而到了二十一世纪后就成了贬义词,因为空有物质层面上的东西如果不能观察到哪些背后精神层面的东西,那也就流于表面而已,而贵族的贵气不是依赖于物质层面,或者说一个人的贵气如果仅仅依赖外在的物质东西来赋予自身,那么也就是外求而已,如果能通过物质层面把这种东西转化成精神上的品质,由内生发出来,这也就是文化的力量,贵的东西一定程度代表了好,而好和劣也是阴阳,相互衬托才能有区别,同时好的物质东西背后都可以升华出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也就是有形转换成无形,有无也是阴阳,两者也不可脱离,而我们的文化修养其实就是能够在有形之上体会无形,在无形之中炼化有形,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由内而外的“贵气”精神。这就必须要不断的积累,包括了在内在外的观,涉及学习、锻炼、交流、实践,如果不去积累这些东西,只靠听课,那拿什么听呢?更谈不上观了。
看和观一样吗?好像一样,又好像不一样,看更多的是外在的东西……
而观更多的是由外而内,由表及里,再由里而表,肯定不能停留在表面。
老师这么多年总结了修行过程上的几个层次,“诚、真、专、恒、悟”,文简师兄好几年前还特意定制了一把石瓢紫砂壶,把这几个字刻在壶上,这几个字老师本该过些年再跟我们讲,现在讲了,也不要瞎琢磨,天天想着怎么达到,修行锻炼过程中慢慢品悟即可。先说“诚”字,粗浅理解是尊重,人与人、人与万物、人与天地彼此之间相互尊重,但相互不尊重也是客观存在的,或者单方面不尊重。比如说天地是严格按照阴阳五行等规律在尊重着我们,可我们人类并没有尊重它,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人定胜天的妄念。比如父母和孩子之间,由于父母比孩子在世间生存了更久的时间,经历的事情更多,也就会忽略对生命平等的尊重,而不去商量,更多时候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比如倒茶是只管倒,而不考虑对方喝还是不喝,喝热的还是凉的。比如站桩只顾自己乱站乱炼,而不尊重自然的环境。
茶喝热的还是凉的也不单单看对方喜欢,还要考虑应该喝热还是凉,这个应该就不由人的主观决定,而是由客观决定,人主观上的认识不一定是客观的适合,有的茶适合热喝,有的茶适合凉喝,这就考验司茶的人对茶的了解和对火候的掌握,那么就不像我最初只管把水倒上,把别人茶杯倒满那么简单了。
老师上周风寒感冒,风寒侵肺,肺开窍于鼻渊,那么适合喝热茶还是凉茶呢?那就要观察了,有寒气适合喝热茶,而寒气是往上走还是往下走了?观察老师鼻子总不舒服,看来是往上走,那么喝多热合适?这就不好判断了吧,就像推手时,与人搭手后要不要发力,发力发多大力合适?这要在过程中去观察,而不是一概而论。这就是为什么要大量积累实践才能转化成自己的东西。但很多人在修学过程中并没有深入了解,更没有大量积累了,就好像我新住的地方,在外面看比我在农村里那个小屋好很多,但住进去才发现也有一堆问题,水表坏的、马桶漏水、下水道堵了等等,谢谢都是要住进来才能发现,而在外面观察是观察不到的,为什么有些人修学没有问题,可能他们一直没有“住”进来吧,修学锻炼要“住”进去真正的用,才能知道是怎样的过程,才能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道观为什么叫道观?观道之所也。那么只有道观才能观道吗?肯定不是,而且现在大部分道观也不是观道之地了,而观道也不必非要在道观。现在很多道士做的事情也不是观道,而是做生意之地。
如果品茶都品不出其中味道,又谈何品道呢?而老师总结的另外五个字“放、松、静、定、慧”,这几个层次在修学锻炼过程中,也是要慢慢品悟的,其中第一个“放”字,很多人理解为放松之意,但其实不然,放一定就能松吗?放了会不会更紧?一根皮筋拉扯最大长度后放开会是松还是紧了呢?老师的课都是有安排层次的,如果我们不能做到细致的去观察,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的观察,又怎么品得出老师用心的安排呢?《黄帝阴符经》开篇讲:“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那么也就是说先要外观吗?外观其形,形无其形,内观其物,物中无物。那么到底该内观还是外观?老师说都要观!因为内外从质上来讲它是一而不是二,也就是说它是事物的一体两面,本身就不该分割开,就像阴阳,孤阳不生孤阴不长。而为了研究把一体分成了内外、表里的关系,而每一个内外表里又包含着无数个小的内外表里,一直这样分割下去会趋近于什么呢?那么要不要分内外?对于小朋友来讲(30 岁之前)要以外观为主内观为辅,外观为先内观为后,而对于 30 岁之后的中老年人,那么就要反之。这就是积累沉淀转化的过程。内观为主就是把关注点放在自身上,而不是放在外面的人事物上,这是大原则,那么能观到什么,这取决于自己的能力,曾经的学习积累,以及个人素质层次,乃至于修学的目的等,这些综合起来才行。由于普通人根器不高,因此道家修行讲“法地财侣”,法是需要明师指引,地是要有清修之地,财是指物质保障和物质基础上对精神层次的领悟,侣是共同修行的人。
接下来老师换了王哥拿来的茶“信阳红”,为了防止壶泡茶串味儿,把几个壶进行了茶种分类,捂灰黑紫砂壶用来和普洱,陶壶暂时用来和其它类茶,而汝瓷壶因为不适合冲泡茶暂时不用,如果后面再有壶再细分。而老师用的茶杯是紫砂杯,给我们用的是瓷杯,瓷杯(慈悲)更能观到茶汤的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而老师更在意的是茶汤的味道。不知老师这样的安排是否有更深的含义……
老师不太爱喝熟普,因为这种工艺是近几十年出现的,通过人工快速堆放快速发酵陈化,而老师更喜欢生普自然存放的过程带来的时间的味道。就像现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互联网时代,孩子们获得信息轻而易举,也就带来了大脑快速成熟的过程,但其实很多孩子心智上并未成熟,这就造成了很多早熟的矛盾冲突。
而作为司茶新人,我换了新壶后倒茶竟然倒不出,很奇怪,这一小问题正好体现了老师今天讲的观的主题。
老师让我观察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我看了看那个陶壶,原来是自己在倒茶时按住了盖子上孔,造成了空气不流通,这个认知观念一下子从我自己心里生长出来了,但如果老师直接告诉我,那是外在给与的,可能下一次我还会遇到类似的问题而不自知,这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决定了教育的结果,就像小孩子摔跤了是让他自己起来还是家长抱起来。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等一等,等他自己“起来”,如果我实在观察不出原因,老师也不该直接“抱”起来,而是可以给与引导,如果引导也不行,那就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自己观察学习。修正一个问题需要等,而不要着急。
老师讲了一个小拳友周日带了一个朋友过来,这个人虽然比老师也就大两三岁,但头发都白了,身体特别瘦,据说此人机缘巧合得到了一个高人给的某种功能,可以帮别人治病,但也因为这个功能自己日渐衰老,看着像六十多岁的样子,为何会这样?首先这个给他的人给的不一定是什么好的东西,而这个东西不是自己生发出来的,那么也就要消耗自己来维持它,再加上还要给别人使用功能,甚至还教别人,这就更加消耗了。所以自己生长出来的才是真正的属于自己的东西。
老师指出我现在虽然住的地方比之前好了很多,方便了不少,可是自己内心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也恰好说明了外境和内境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外境对一个人的影响终究有限,而更多的影响其实还是由内而生。如果一个人内在不改变观念,那么外在环境再改变也不会触动最深层的问题。
最近站桩锻炼我和王哥都有退步,不知是因为懒惰引起还是因为什么,而老师分享了自己炼功的经历经验:老师特别下功夫是在高一下半年到高二那一年,然后就是大学四年,再然后就是刚开始工作的四五年特别拼命,后来因为种种事情也慢慢懒散下来,有一搭无一搭的也不怎么炼了。后来老师病了又照顾老师半年多,再后来被老先生指点后幡然醒悟重新开始炼起。然而想下功夫却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因为老先生指点的境界太高。从 13 年下半年开始,老师从五点多在公园一炼就是一上午,而且几个小时只炼一个基本功,重新炼了两年多。后来过了一个瓶颈期后又缩回到两三个小时左右,而这期间开始大量看书学习,有时间就出去与人交流,从 14 年到 19 年左右,大量交流来者不拒,而 19 年后全部退出这些圈子,又重新开始看书学习直到现在。老师从锻炼到看书学习都比较拼命,所以也没怎么出现过我们现在遇到的这种问题,不过说实话有没有技巧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当然有,但这点小问题扛一下就过去了,至于用技巧吗?比起老师曾经下过的功夫,我们这算啥?如果这点小问题都克服不了,还想炼出东西来?而且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不可能做太多的事情,那么也就要讲究效率,也要有取舍。这也是为什么同样年龄的人差别却如此大的原因。人与人之间最基本区别就是对自己的要求不同!
其实,人的烦恼也是分层次的,底层人民的烦恼无外乎生存问题,而一旦解决了生存问题,人就会烦恼于寻找刺激、寻找乐趣、寻找意义,而且不同层次的人身边接触的人也会同样分层,换句话说一个上层社会的人是很难和底层社会民众有交集的,不管是生活还是思想上,所以我们很多烦恼在一些人眼里根本不是烦恼,而有些人的烦恼我们可能也永远不会体会到。人类社会就是这么有趣,不过还是有一些共同的烦恼不分阶层,例如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例如马斯洛总结的心理需求层次理论。只是程度和经历不同罢了。而要追求精神层面的通透与豁达,还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如果一个人物质过于贫瘠,或者说从未有过什么物质满足感,那么也很难体会超越物质层面的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当然,这是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也不排除极个别情况的人可以做到超凡脱俗的境界,但从古至今这样的人太少了,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规律,大部分人逃不脱。所以当遇到烦恼时,不妨也思考一下自己遇到的是什么层次的问题,如果层次太低的话,是不是反观自己的层次应该提高一下,也许有些烦恼也就不再是烦恼了。
接下来我们又换了一种白茶,是老师以前的一个学生送的,不过这个人已经不跟着老师学习了。司茶我一直以为是要服务好别人,但老师讲这个司不是伺,司是指以谁为主,那么如果是我司茶就是以我为主,首先司的是自己,就是自己要喝好,然后再照顾好别人,用自己的状态带着别人,而不是伺服,这是我的一个误区。炼功打拳也是如此,老师讲以前参加活动交流时曾有人要求老师练套拳看看,老师直接拒了,因为拳是炼给自己的,不是给别人表演用的,而且拳打的人不同,层次内容也不同,有的人就是想看个架势,有的人想看看门道,还有的想看内容,不同的人给谁看?还有一次老师当着好几百人的活动打了一套拳,但是一直屁股冲着台下的人,为啥呢?因为自古练拳是讲究方位的,拳和日升月落自然规律有直接关系,一般朝东或朝南,那天不巧正好观众们在西,所以老师只能背着身打。而近代传统文化被西化后很多东西丢了,才出现很多人不讲究了,好的东西其实都是很讲究的。
但现在我们很多东西都不再依据古时传承的规矩了,包括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练的拳很多都是再改造的产物,丢掉了过去阴阳五行的理论依据,很多都是乱的,而练的人也不懂,也就乱练,这样练下去将来有一天一定会出问题,但有的“大师”粉丝徒弟的都好几万甚至更多,想想也真可怕。
而这也是老师讲“诚”字决首先要对自己诚,如果这点都做不到,其它的也就别谈了。弹琴也是如此,如果自己都做不到真诚的对待自己,那更不可能把拳炼好、把琴弹好、把茶司好、把道悟好,所以一切还是要回归到自己本心中去内观,自己有没有以诚待己,当能做到这点后再以诚待人。
佛家以前讲,欲除烦恼先无我,各有前因莫羡人。意思是说人各有因果,不用羡慕他人,同时自己的烦恼源自我执。总觉得自己了不起,然后痛苦就随之而来。的确,老师能看透一个人的内心,我自己对自己还是有要求也有期待的,但被各种原因造成自己画地为牢困住了自己,又不甘心于此,而自己还没把自己照顾好的情况下还想着管这管那,又没有强大到能管这管那,也就生出无尽烦恼来了。一个人不能只顾着自己不顾别人,也不能只顾着别人不顾自己,在这两者之间取平衡,但首先还是要先照顾好自己,然后才有能力去顾着别人,自己能够有钱有闲,身体好功夫好,在这基础上再去顾及别人,否则拿什么去照顾别人呢?所以还是要先从内观自己开始,找到自己可以改变的改正,而不是一味的我执。但现在大部分人越上岁数越固化自己的思维和行为而不愿做出任何改变。老师举了父母去医院看病的例子,其实原本可以由老师开车带着去,可他们定的时间正好又是老师要上课的日子,头天晚上老两口还在屋里嘀咕说老师也没问问去医院的事儿,但老师问又能如何?也改变不了任何,只是嘘寒问暖的问一问而不做任何又有什么用?其实老师都提前找了人约了专家,但父母不信任自己,包括老人的病其实老师就能治,但需要老人改变很多以前旧有的观念习惯,这个根本不可能,老师也没办法。大部分人其实很多时候需要的是情绪价值,而看不到在这背后为他们做的那些事情,生活中大部分矛盾其实都源于彼此的不信任和不理解。层次低的人会更在意情绪价值,而忽略了事物背后的逻辑和真理,作为传统文化的修学者,应该不断的去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只有提高了素质才能具备更多的能力,才能不断挖掘出自己的潜能,接近事物的本元,反之在低层次中混日子,混到七老八十也无法摆脱烦恼。
内观是为外观做基础,由内及外观天地之道后再回到自己内在,把自己的模式调整到和天地之道同频共振,这才是真正的顺其自然,也是修行的过程。
我问老师如何才能更好的内观呢?老师答先把桩站好再说,从早上到现在,我一直也没有个桩态,看来还是自己不够努力,观念也没有改变过来,虽然老师说我还是有变化,但变化不大,主要是欠缺的东西太多,光炼或光悟或光出去交流都不够,要整体补上来才行,而且这个岁数要改变挺难的,也就更要下苦功夫才行。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宅子”,但大部分人都没有保养好这个“宅子”,从不去打扫,也不去维修,一个劲儿的使劲造,最终把自己的“宅子”给毁了。很多癌思维的人,即使病灶去除了,但如果自己不清楚病根和病源,也就是老师说的癌思维没有改变,那么过几年就又会复发,这样的情况在老师遇到的人里已经很多了,而如果说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然先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有明白了原理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虽然问题解决起来不容易,可要搞清楚问题的原理并不难,但即使这样,很多人也做不到,就是因为固化思维方式,就是因为层次一直没有提升,一直浑浑噩噩的生活,稀里糊涂的折腾,最后谁也解决不了这个人的问题。
老师这么多年悟道虽未大成,但也有小收获,从老师内心中希望把自己懂的东西,会的东西让更多的人受益,比如身边的家人、朋友、学生等等,但很难,家里人都不给这个机会,这也是苦恼的事,信任、理解、接纳是多么的重要,而认知层次的提升更加重要。老师的师奶,老师的师娘,都没能在自己身上受益于师祖和师爷,可想而知是多么的难。因此,为人要能明事理,而这个明事理也是有层次的,小到家长里短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儿,大到大是大非的问题,性命双修的问题,以及人生路上的种种事情,的确不容易。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这句话适用所有人。
下午清巍师兄来看望老师,我们又喝了古树藤条普洱茶,由于今天喝了好几种茶,对于我这种平时很少喝茶的人来说,有点承受不了,以前喝茶后的问题又出现了,老师借着这个机会,让清巍师兄帮我点穴,很神奇的是点完之后过了一会儿就好多了,这是人生第一次感受到点穴的神奇之处。师兄说其实不是他的功劳,是老师借着他给我点的,这更神奇了,修学之路越来越有意思!
关于周易,老师推荐了一本《御纂周易折中》,但这本书现在我也看不懂,还是先打好基础再说吧。
文简评注:
增补一些电子书:御纂周易折中
卷首
卷一~卷二
卷三~卷四
卷五~卷六
卷七~卷八
卷九~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卷十四
卷十五~卷十六
卷十七~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