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第二十三课(10 月 17 日)
为什么现在社会看病难看病贵?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医院的医生为什么看病几分钟?因为一天要看很多病人,时间也只能缩减,这样能看好病人的病吗?如果可以选择,一天是看两百个病人还是二十个病人?哪个对病人更负责?。老师讲了自己母亲去医院看眼睛的经历,以及给曾经师妹的父亲治病的经历,包括珠珠治病的经历,这些经历都在说明这些问题,所以看病要明理,也要对症下药。锻炼也是如此。
今天老师教了我养元九势的三个式子,让我教了朱姐培元九势的前三个式子。炼培元九势只用鼻子呼吸,一口呼吸要绵匀轻缓长,不用刻意去炼,以后炼着炼着自然就成了。我们炼功不讲具体指标数值,每个人的自身情况不同,炼的过程也不同,所以要在炼的过程中自己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度,就像吃饭,不是谁规定吃多少才行,而是自己感觉自己吃多少合适才行。明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的人会快点,有的人会很慢。主要看自己怎么悟。教学相长,教是为了更好的学。
初级修学水平的人更多是外求,用外部的环境事物来影响自己的内在心境,比如搞一些雅致的空间,做一些雅致的事情,从而让自己心静下来。中级修学水平的人更多形成了自己的中定,就很少外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外部会因他而变得更好。而心中有道,已不再执着于静与不静,能够掌握道的规律而顺应道去做事的人就是大修学之人。正所谓“言不过行,行不过道。”
儒家很多经典不是给普通人服务的,所谓礼不下庶人,造成很严重的阶级分层,君子远庖厨,如果远庖厨就是君子,那么谁来庖厨?所以有些内容要论证来对待,不能一概而论。男权社会的固化离不开儒家的思想。而阶级权贵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完全不在一个层次,又怎能知民之疾苦?就像我们人身体锻炼也是,如果人心高气傲,脑袋里装的都是无极大道,而胳膊腿还处于老百姓的日子,那么会怎样?
人类社会对生命的态度是怎样的?是真的能做到所谓宗教讲的众生平等吗?还是利用低等生物为高等生物服务?所以培元九势也好,养元九势也罢,都不仅仅局限在炼功的式子本身,更多是在锻炼自己的心态和态度,如果仅仅把炼功的目的局限在锻炼自己身体更好上面,这也不会有太高的成就。
推手推的是什么?是手吗?推手从广义来讲,“手”指的是物质,“推”指的是运用和观察,所以广义来讲就是人在宇宙中通过物质运用和观察万物及万物间的变化。简单讲推手就是推道。而不是说仅仅推的手,两个人手搭一起推来推去的,看谁把谁推动了,这是狭隘的推手。推手可以分成三大类,一类是推外在皮肉筋骨,推的是力气;一类是推气血精神;一类是推道理。所谓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推敲是为了求道。既不是为了锻炼身体,也不是为了搏击为胜。这三种类型在社会上都能看到。而对于我们初学的人来说,可不可以出去推手?主要看自己求什么,每个人推手的目的不同。如果遇到比自己高的,目的上可以相近的,就多向人家学习,如果遇到比自己低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指点别人一二。如果目的单一就是想去推赢,而自己是新手就尽量别去了,如果想要学习进步,还是去都比自己强的地方交流推手为好。而在修学的某一阶段对交流活动应该是高频参与,就是有上瘾的感觉,像着魔似的,一天到晚都在参加这样的活动。老师曾经有过一段时间(七八年)就是这样的状态,九几年那会儿一天赶四五个场,刚开始也都是听着别人讲东西,自己很多也不知道讲的啥,回来拼命看书学习,后来积累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听懂一些了,再后来就是老师给他们讲一些东西,所以积累很重要,但到了一定程度后,也就不愿出去了,环境也在变得复杂,很难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更少有真东西的人。
很多人学习也是稀里糊涂地学,有的人学了半天也分不清自己学的是什么,老师讲以前有个师弟,跟着老师一起出去交流,跟人家介绍这位就是道家北脉谁谁谁,老师有点不悦,后来问师弟你知道咱们学的哪些是北脉的东西?是北脉哪一支的东西?哪些是这一支的哪些不是?问的师弟一脸懵,这个师弟跟着学习也有十六年了,用心不用心一问便知。比如 TZG 是武当的东西,但近三百年武当断了传承,武当现在都没有这个功了,而武当的东西源于何处?宋代张三丰创立武当派,他的师父是火龙真人,而火龙真人是受唐代吕洞宾吕祖的传承,这些老师跟师弟讲得很诧异。老师是怎么知道的,看书学习是自己的事情,用不用心在自己。
历史是没有真相的,修学过程其实在某一阶段也没有真相,看书学习还是网查资料还是与人交流其实难免会被误导,而误导也是走向正途的必经之路,只是误导的点和程度不同,从而在没有真相的情况下如何走向正途,那需要一颗探究真相的恒心才行,这也是为何老师总要在一些问题上一探究竟,从而也影响我们修学要有刨根问底儿的精神。而在一定程度的误导纠偏再误导再纠偏的持续过程中,达到一定的积累后,才能有所区分和收获。从而离真相越来越近。
有的人只是读的书多,装的知识多,但不一定有文化,因为知识到文化需要转化。
有的人只是光有力气,并没有什么内容,有的有内容也是浅层次的内容。这都需要深度的思考和研究,去悟才能让自己的层次提升,而这个过程很漫长,有的人一辈子也没悟到啥,有的人可能几年就能有一个层次提升,但大部分都是前者,后者寥寥无几,这就是之前讲的根器,不同根器的人的成就不同。
人对生命的态度如何,也反映出人对人生和众生的态度,低等生物往往都是出于本能需求,并没有高等生物所拥有的复杂欲望,而人类社会到处充斥着个人欲望或某些群体欲望的恶劣影响。有的人只是有恶劣的思想,但没有行为,有的人把恶劣的思想付诸行动,但自己能力有限造成的破坏也并不会太大,而有的人既有恶劣的思想又有更大的权利或能力还在付诸行动,这样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如果这种情况不遏制,可能会毁灭整个人类社会。如今的国际国内环境比比皆是这种现象,其实自古至今都是如此,“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起源可能就是因为此。而很多人类文明的文化经典也都是总结这些过往的经验,所以有些“经”“论”并不是服务老百姓的,而是为了那些统治阶级去管理底层民众用的,而当今社会把这些东西通过互联网短视频等形式广为传播,其实目的并不是为了真正解放思想,更多还是用高文化价值往低文化价值转化变现而已。而且各种歪解曲解下很多经典的原意也面目全非,这种文化误导非但没有帮人获得什么内容,反而毒害了很多不懂的人。可以说是文化的毒瘤,而为何没有监管部门去整治?这个问题耐人寻味。
其实人性中的恶不分阶层,而普通人也并不比皇权贵族高贵到哪里去,或者说高层次的人好歹还有一些约束自己言行的必要性,也是那些“经”“论”的其中一个目的之一,而低层次的人只能用法用约束,德的作用就比高层次的人要差很多,普通民众的恶有时更甚。而大部分的人其实都是自私自利的,包括一些拥有宗教信仰的人,其实本质还是在为自己服务,只不过在一层层华丽而光辉的外衣笼罩下,显得“众生平等”罢了,如果众生真的平等,为何要有高低之分别?为何要有不同的神阶?为何要把神奉在庙堂之上顶礼膜拜?是不是应该像兄弟姐妹一般平等对待才是。这一切其实都源于人性中恶的部分,如今社会上鼓吹要活出自己的精彩,但其实这些人根本没有真正的对生命平等的态度,更多还是在强调那个“自己”,那个自私自利的精致主义者!如果真能活出自己,首先要能分辨何谓自己,同时既然有自己,也就有他/她/它,那么这其中的区分能否理清楚?能否感同身受除自己之外的 ta 们与自己的关系该如何处理?这想必也就是道的一部分吧。这些人性的恶的部分,靠站桩、靠松身十八势都无法解决,而需要修学的原因想必也源于此。人的言行不可背于道!
我们严格意义上讲,并不属于道家北脉,或者说并不属于任何一支一脉或一派,就是我们这一派这一脉,因为我们的东西包含了很多,既有儒释道,又有武术中医,也还有别的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所以非要论,我们既不属于道教也不属于道家,我们和道有关,一切遵从于道,这是核心不变的东西。而上面是所有历史上圣贤总结传承下来的东西,但万法归宗。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其实最宝贵的就是时间,但大部分人认识不到这一点,一直在用最宝贵的东西换取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很多人用时间去换钱,再用钱去换健康,但终有一天会发现,一切都换不回来了,而拥有健康和闲暇时间的时候,可以好好考虑一下什么事情是有价值的,价值不等于金钱,什么是价,怎么才值?值得每个人好好去思考。老师讲自己的三观不是要强加给别人也认同,但至少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作为每一个独立的个体,自己也应该去清晰的认识自己,然后自我去修正适合自己的三观。但这个三观一定不应该是自私自利的,也不是那些精致利己主义者的。
人终其一生其实大部分时候都活在未知中,而大部分人对未知是恐惧的态度,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将要去哪?不知道死亡到底是什么,死亡后还有没有自己的存在,以及这个世界这个宇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这些都充满了未知,然而如果带着恐惧面对未知不如带着好奇面对未知,因好奇而兴奋从而研究一下,这多有意思。
虽然人不可能一下子都明白了这些未知的事物,哪怕慢慢探究,一点点明白也是好的,太极的太字,大加一点,这一点有多大?其小无内,其大无外,而我们的锻炼也是如此,这一点点的积累不要在意识里去按天分,也不要用数值去计算,吃饭吃了多少饱了?怎么算吃了多少米粒,吃了多少菜?站桩从什么时候开始算?从站在那儿双手举起来开始算吗?那除了这个之外在做什么?一天就指着这一两个小时的站桩能有什么用?因此,最开始就不要有分别,也就不会有把炼功融入生活的思维,想起来就可以站一会儿,不用刻意去计算。初学者都要先从让自己沉静下来开始,其它的先别想太多。
任何人在进入成年人的世界后,应该具备一定程度的独立思想,同时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在这基础上,抱着对未知的好奇去探究这个有趣的世界……
这才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能力,也会让一个人活的更有趣。人生学习不一定仅在学校中,反而现在学校里学的已经不能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而必须要进入到社会中去适应和学习。
这个世界最愚蠢的人,莫过于无知者无畏,最最愚蠢的人,莫过于知道问题也不改正,最最最愚蠢的人,就是既知道问题所在,也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就是不按方法去改还给自己找一堆理由和借口。而大部分的人基本上都在这几类中,很多道理很简单,只要解决方法对了,立刻去改正掉自己的问题,就解决了人生中大部分问题。但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能做到的人极少,也因此才会造成各种冲突和矛盾。老师举例自己曾经教过一些个别学生,就是上面这种,然后最终的结果,有的英年早逝,有的病入膏肓,有的仍然无知者无畏。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
老师讲课的留白,如果仅仅当做一种手段,而不能理解背后的逻辑和用意,有些聪明的人也就模仿这样的手段故弄玄虚,让别人感觉此人很高明,但其实他根本没有什么具体的内容,也无法拼凑出来留白之后的拼图,只是用这种手法操控人们的心理,也就让一些不懂的人上当受骗。朴的含义是什么?是把屋子装饰成很古朴的样子吗?还是把自己装扮得很古朴的样子?这些都只能算作一种格调,一种所谓朴的风格,与真正的朴无关。而所谓的风格格调就有价可定了,而真正的朴则无价。现在传统文化的传播充斥着大量这样有“格调”的传播者,而造成基本上好东西和真东西越来越少,可以说几乎遇不到,我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浸染着。我们的东西本不是用来锻炼身体用的,也不是出去和人家比武争输赢用的,更不是开班授课做低价值转换用的。我们的东西可以达到的最高程度目前我自己还不清楚,不过老师能这样说,一定就是可以达到。这需要自己在日后修炼中慢慢领悟。老师教的思想很高级,我们能如何贯彻落实就不知道了,手脚胳膊腿都不听自己的,心和脑子也没能听自己的,所以不应该到最后炼到返本归元,而是在最开始就是返本归元,在站桩过程中把一切交给它,而不是自己去操练气操练身体。这也就是“放”字决的价值所在,而想要体现这个价值,首先还是要明理,然后在炼的过程中起到作用后,也就自然而然验证了这个心法。还是要好好炼,万法桩中生。
好的白茶如果放得比较久,就会有一股药香味儿。茶的香气淡淡的为好,如果过于浓郁的香气就尽量少喝,这就像化妆是淡妆好看还是浓妆艳抹好看呢?生普洱偏寒,可以多放一些年再喝,就会转化得好一些。体质虚寒的人就少喝寒性的茶。熟普洱属于近代工艺,市场比较混乱,很多茶都是科技与狠活造就的,选择时要慎重。好的茶喝着不会涩口也不会锁喉,而且能有回甘。
老师说朱姐的病灶虽然切除了,但是病还在,还是要好好炼,慢慢炼才行。今天老师给她起了字“本澄”,澄观自在,澄怀观道。“静中念虑澄澈,见心之真体;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淡中意趣冲夷,得心之真味。观心证道,无如此三者”。
后面要学一些中医知识,接下来要背经穴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