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第二十五课(10 月 30 日)

我们门里的规矩原本是入门三年桩,别的不学只站桩,因为学过多的东西会对自己炼功有所干扰,但老师之所以先给我们明理,一是怕时间荒废掉功夫也没炼出来,二是过于枯燥的学习对于当今的人来说很难坚持下去,三是通过明理可以更高效的学习门内的一些东西。但这也对教学者和学习者都有所考验,教的人要有针对性的教,而且要对应学的人不同的时机状态,学的人要能够把控自己不被所学的理论影响自己,这的确不容易。

老师讲了很多理论功法,而学的人不珍惜不好好炼,学了五六年也没什么变化,正常要是下功夫炼有个三五个月就能见到效果,如果下大功夫炼也许能见奇效,就像中医看病一样,方子如果对症几副药下去应该立即就有效果,而没有效果的原因要么是方子不对症,要么是病人没按医生说的做。

搓澡是搓到什么程度合适?炼功炼到什么程度合适?不一定是拼命努力就有结果,恰到好处才最重要,如果光用力气就行那犀牛大象肯定比人力气大,功力应该更高才对。很多事情火候尺度要恰到好处才行。

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不是靠拼命就行的,更要掌握尺度火候,如果二十多岁时,可以拼一拼,不拼才不对,年轻人恢复快,而岁数大了就不行了,所以应该怎么炼?第一步要明理,第二步要守规矩,第三步要听话。

炼功的原则是只要喘气,就应该炼,喘气能停一停吗?肯定停不了,那么炼功也如此。按理说一天吃几顿饭就要站几遍桩,这是最低标准。

人体五输穴井荥输经合还有经外奇穴这些都要掌握。老师现在都能把十二经穴歌背下来,为什么?这些基础知识如果自己不去下功夫背记,什么时候能掌握?如果不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老师讲的内容怎么能听得懂?负责任的老师和不负责任的老师有什么区别?老师用心教学生是否用心学呢?井穴在人肢体末端,对安神应急救助都有一定好处,但需要点功夫才行。

无论是屋子里的生活物品,还是脑子里的文化知识都需要定期整理。

一个人如果搞不清自己要学的东西是什么,那就不是一个好学生,老师擅长的东西就是学生要学的东西,如果没学到是为什么?

“道可受兮不可传,虚以待之兮无为之先”。

老师把养元九势给我整体串了一遍,又让我把培元九势教本澄师妹了一遍,老师又整体给调了一遍。教人不能商量,医生给病人看病能商量着来么?教人不易且学且珍惜。

王哥这几周没能来上课,老师特意把讲课内容安排的慢一点,也正好给本澄师妹补一补之前课程的内容,所以有些内容很多是温故知新,正好也把前面学的东西再夯实一下。如果想要上课有效率,就要平时下功夫去补一些老师没讲的内容,可以说“绝利一源,用师十倍”。

刺梨具有补肺脾的作用,老师给了我一些贵州野生刺梨可以泡酒,就缺高度酒了。

今天喝了普洱茶的紫芽,跟老师学了学如何品茶,自己从一个从不喝茶的人也渐渐开始喜欢上喝茶了,就是还不能品出茶中之道,看来喝茶如炼功,都要积累才行。

老师的父母回厦门了,老师的屋子终于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老人家的病老师能治,但老人对老师和师娘都不相信,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容易,改变一个人的心很难。估计老人家还是要在北京做手术治疗,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安排上。

元·本草这个种子先种下,待时机成熟可以尝试去做一做,估计也很有趣。

“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欢。忧则失纪,怒则失端。忧悲喜怒,道乃无处。
爱欲静之,遇乱正之,勿引勿推,福将自归。彼道自来,可藉与谋,静则得之,躁则失之。
灵气在心,一来一逝,其细无内,其大无外。所以失之,以躁为害。心能执静,道将自定。”

——《管子·内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