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第三十三课(12 月 25 日)

冬至(12 月 21 日)这个节气代表了什么?冬至,是中国农历中的节气,古人观察到,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黑夜一天比一天短,从今天开始数九,因为进入最冷的时候,但阳气开始回升,天地阳气开始生发渐强,因此,冬至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这一天开始一阳生,而这一阳在易经中只是最下面那一个阳爻,上面都还是阴爻,所以这一阳还很弱,需要我们好好保护好,才能让自己的阳气从这一天开始升腾。

老师讲其实这一阳生不是从这一天才开始的,而是在一周前就已经开始了,所以从这时期开始进入新的循环,我自己也发现在这一周内家里养的植物都开始了新的生机,自己内心也越来越生机勃勃,仿佛内心的生门也随着它们开了,生门开也是大吉大利之意。文梅师兄说我养的花还挺好,其实,我觉得是它们在养我,养我自己的心性。过去常听人讲养花养心,果不其然。慢慢的被这屋里的植物和动物的生机所感染,自己抑郁症状也逐渐减轻,对生的渴望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也渐渐有了些许期待,这也是跟着老师学习所带来的影响。

始终也是一对阴阳,有始必有终,有终必有始,也就是说,终不是结束的意思,繁体字終更形象一些,一个幺字是最小的意思,也是最最末的意思,也同时代表一,如果这样去理解,那么终就有了结束也是开始的含义,而且下面三点正好代表一阳一阴,想必冬也就正好是一年终的时间和即将开始新的循环的时间,而这时候最好做一做新一年开始的规划,虽然很多时候做的规划都没啥实现的,也还是可以立一下 Flags ,说来也巧,上周日(12月22 日)给儿子闺女打电话想聊聊最近他们的状况,也顺便给他们讲到了年底了可以给自己做做总结,也给新的一年列列计划,如果年底总结实现了哪些,没实现的原因是啥?是不是计划做的不合理,是调整计划还是放到新的一年再做。还可以长辈看看,万一长辈一高兴还能给点奖励啥的,多好。记得以前自己在工作中每年都会做这样的事情,现在的确懈怠了很多,总是随遇而安的感觉,也不是没有期待和规划,只是在心里大概有一两个目标,这样至少能少一点对自己的失望,对生活的失望吧。

老师也讲到,人不该把精神寄托在别人身上,寄托在外在事物上,后来经历多了,发现这也不对,其实人都不该有寄托,而应该锻炼自己拥有一套独立思考生存的能力,这样也就不会有太多失望,或者说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而独立的能力也是一种掌控力,是对自己可控范围之内的事物的控制力,也就是老师以前总讲的做事时要做自己能做到的,言不过行,行不过道也正是如此吧。

说到始终,那么站桩的始终在哪里?何为始何为终?有时我们总把站桩的形式当做站桩,却不知道这个形只是外在的形,而站桩真正要炼的是通过这个外形来达到内外交流的过程,那么这个交流只是在那个时候才存在吗?除了这个时间段以外在做什么呢?其实不还是在做交流么,所以要从观念上彻底改变过来,不是把桩融入生活,而桩本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或者说是生活生出了桩,所以也不存在站桩的始和终,换句话说,始终终始始终终始……就是一个循环过程罢了。就像呼吸一样,就像觉(jiao)醒一样。

道德经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后人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同,有讲无名是天地的开始,有名是孕育万物的母亲,很像天和地的关系,但如果真的这么理解,为什么前面一句已经有了“天地”,这显然不太合理,而如果断句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好像意思就和前面不同了,无和有是一对阴阳,万物负阴抱阳,无更多是讲无极之道,无极生有极,有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是不是有点熟悉了,无中生有,有生万物,所以这句话更像对宇宙万物起源的一句概括,也融合了古人对宇宙天地万物中道的理解。这也是老师前面讲的课程中的那个理,那个太极的理到底是什么。

完,代表什么意思?结束了?宝盖头下面一个元,老师说这是把本元保护起来了,也就是说本元是个宝,要藏好,藏好的目的是什么呢?是结束了吗?应该不会,而且等待新的生机,元字是二和儿组成,二在甲骨文有天地之意,儿在甲骨文象形很像一个种子长出了芽,有根有芽,而元在甲骨文中也有自己的象形,就是一个在天地之下的根,还未发芽,无字也很有趣,像一个元字,但区别在于出了头了,什么出了头?会不会是本元发芽了,已经在本元内部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个变化预示着什么?无,名天地之始。然后太字是这元的芽突破了上面天的局限,长成一通天之泰,而同时也孕育出一点,这一点刚好就是那一阳生,弱小的很,但将来变化就不小了,丶也有灯心之意,所以这微弱之火要好好保护,所以天上的火球叫太阳,而夜晚的圆球叫月亮,月有阴晴圆缺,也就与太阳互为阴阳,月虚阳实,也就是一水一火,火是外阳内阴,水是外阴内阳,阴阳幻化是不是有二仪之态,而火字水字的繁体可以看下,这一点一直在变化。

人在最初形成的先天阶段先生长什么?再生长什么?心为什么是火,肾为什么是水,先天一炁也好像有一些联系,旡在小篆体是三加儿,看来阳已最强,而在象形文字中与欠字象形很像,只是开口方向不一样,有逆流之气意,我觉得会不会是在形容一个人的吐纳更形象一点,再有灬来助,则成纯阳。太泰相通,泰有极大之意,跟旡灬有何关系?易经泰卦何意?以上都是我自己猜测,并无学术根据,莫当真哈。不过好像越来越有意思了。

中国汉字是由象形符号演化而来,最早的甲骨文据说是巫师占卜通天地神灵而刻。最近听老师讲一些汉字的意思,与以前了解的不太一样,我现在都觉得这些甲骨文不简单是用来占卜,甚至可能是一套传世的道法,可以想象一下,我们会在什么情况下用文字来记录东西?一般都是重要的事情,目的肯定是便于保留和传承。古人那时候肯定也不例外,并且上古时期不像现在,写字方便的很,有各种工具可用,那时候文字的记录不容易,因此更是把重要的事情记录下来,为什么用龟甲兽骨?因为人类演化早期就发现骨头的坚硬和可延续性,所以把重要的事情用符号记录在能传世的东西上。那记录的内容是什么?肯定不是日常的琐碎事,也必然是重要的事情,这可能就包括了很多,比如治病,比如占卜,比如炼功,比如一些工具制作方法,比如管理制度,比如种植技术等等,就像历朝历代遗留的简书内容类似,所以专家们说只是占卜目的有点偏颇,或者他们发现了更大的秘密但不方便公布于世,反正肯定甲骨文不简单,而且有图有字的,据说还有一个太一神,为啥是太一神?元、无、天、大、太、一,好像都在讲一个人在干什么似的,甚至有人看了太一神后认为他在站桩,很有意思的事情哈哈,可以自己联想一下,没准这甲骨文中蕴含着古人最早时候的修炼功法呢。

中国的汉字,其实博大精深,孕育着几千年来从未间断的文明文化,只是我们自己丢掉了太多东西,例如软笔书法,毛笔字为何值得学习,因为这其中把每一个字除了形写画出来以外,还要带着字的神,而如今简体字加硬笔书法带来的最大弊端就是既丢了形也丢了神,看来道月师兄是懂文化有文化的,他一直在坚持炼软笔书法,这也是由字入道的过程啊,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老师最近经常回去看故人,有时人上了年纪就容易不听话,或者说其实一直都不听话,造成身体上的不适,老师去了帮着调理了几次,但该注意的重点老人家依然没有注意,一个人改变观念真的很难,这一直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但有没有想过,如果把最难的问题解决了,还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呢?或者说,把观念这个问题解决后带来的益处有多大?为什么总想着难而不愿改变,而不想想会有很大的益处而一定要改变呢?既然根器低就以利诱之,让自己的思维转变一下,自己给自己点利益甜头引诱着自己去改变错误的观念,达成自己的目标计划,多有趣的过程啊,想想都觉得兴奋。

不过,兴奋归兴奋,还是要做到心静和中定才行。

筋长一寸,寿长十年。不是 long long ago,更不是长长久久,而是长大长高长长的 zhang,错误的读音和错误的观念害死人。如果懂得筋骨的原理,也就不会做这种抻筋拔骨的事情了,而应该舒筋活骨,肝主筋肾主骨,养肝也是养筋,筋最怕三件事,一曰抻和不动、二曰受风寒、三曰生气,四曰饮食不当,饮食一般都会对五脏六腑有影响,这又回到了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天年,度百岁乃去。

老师把养生保健按摩手法又讲了讲,修学之路越来越有趣了。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