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第三十五课(2025 年 1 月 8 日)

讲个故事:有一个人做梦,梦到自己回到了小时候,一切仿佛都重头开始了一样,可以选择自己每一步将如何走,就像 RPG 游戏中的那样,可这个人好像还是习惯性选择了和以前一样的方式,为什么会这样?然而随着每一个选择的深入,梦里的方向越来越不清晰,他为了能看得更清晰一点,就尽全力去学习,去思考,去判断分析,但好像也只能起到一点点作用,而前方的路仍然无法完全看清,最终在一个重大问题上惊醒,梦结束了。

不知道你是否有做过这样类似的梦吗?我感觉自己有时候就在做梦,或者说不知道什么是现实,什么是梦境,就如同庄周梦蝶一般的存在。那些好像真实的每一天,其实很多时候都很奇幻,比如今天早上,竟然能把手切掉一块儿肉,这对于一个做了十几年饭的人简直像做梦一样,而鲜血涌出的时候,自己并没有痛感。到底是真实还是梦呢?而昨晚做的梦好像还没醒来,还在萦绕心头,才会走了神分了心。去药店凑合包扎一下后回来继续把没做完的早饭做完吃了,吃完收拾了一下上课去,好像现在除了上课没有什么更重要的事情。

由于手坏了,今天我做模特,老师教了面部按摩疗愈手法的后面几个手法,感觉做模特也挺好,可以多学几遍。老师的手法果然轻柔舒适,只有体验过才知道。很多细腻的东西只有细心的人才能体会到,就像之前对层次的认识,只有懂得层次的人才会懂。一个没有细腻层次内容的人,也很难体会到,或者即使知道也不会深入去理解。

老师提到道盈师姐家的儿子出游的事情,被老师鼓动的,确切地说有点激将法,如果他真能一个人出行一万公里或一个月左右,这段经历一定对他是目前人生最宝贵的,只有经历过体会过的人才会懂,看别人写攻略游记只是意淫,那种只停留在想象中,以前有个朋友就很喜欢做这种事儿,理由是由于工作太忙没时间出去,而且需要有些谈资跟别人交流的时候能夸夸其谈,就用读攻略的方式来丰富自己。可他不曾拥有过旅途中真正的自由和有趣,到底现实还是梦境这又仿佛回到了开头的故事,有的人就是靠着梦而活,而有的人则需要现实去体验才行,最好是两者兼备,有梦就去追。

一个细腻的人必定是认真的仔细的人,一个认真仔细的人不一定细腻,不知道这样说对不对,老师提到周六带师兄和师兄朋友一起去给故人扫墓,两位回来写日志竟然都把逝者名字写错了,在我印象中二人都还算认真仔细之人,不知是输入法之故还是缺了点细腻层次,按理说这种近距离接触而且很郑重的事情不该会出这样低级的错误,所以这也告诫自己,以后自己做事要认真仔细。当认真仔细成为一种态度习惯,应该就会好一些吧。

一个人如果不想把问题重复延续下去,那么就要把问题止于自己这里,唯有此法才能真正改变问题带来的影响,以及对下一代或下下代的影响,然而有些问题自己也不知该如何解,这是个新问题……

下午老师给小黄同学起了字,字本馨,馨香象征着芳香的传播和扩散,代表着美德和品行的持久传扬。馨字由磬和香组成,磬是古时的一种打击乐器,即坚固而又传播声音,香也有扩散的特性,所以馨字还很有深意,恭喜师妹。

这几天手不方便,也能从不方便中体会一些不同的东西,人太方便了就容易出问题,粗心大意,懒散懒惰,都是由于太方便就不会去注意细节,不去思考,从而出现一些问题。所以有时还是不能给自己太方便,如果过得太方便时,时不时创造点不方便锻炼一下自己也挺好,当然也不用像我这样非切掉一块肉才行。

这两天在看一些东西,很杂,有经济学的,有哲学的,有医学的,有美学的,感觉自己一直都是杂食动物,但这些其实都离不开人,都是围绕着人产生的学问,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了人会怎样?会更好吗?还是更糟呢?

对老师之前提的“内容”二字最近有了点感触,仿佛能理解一点什么叫“有内容”了,这还得建立在深浅高低等层次程度上才能明白,当然也需要人生的经历累积,就好像有些人,乍看没有什么特别,但越接触深了越觉得此人有意思,有趣味,有内涵。而有的人,初见好像觉得很厉害,但接触久了发现也没什么特点,平平无奇,甚至有些无聊。哪种人高?哪种人低呢?

重新认识自己过去的一些经历和思考,会在不同阶段有不同收获,就像老师讲的,不是没有,只是有些东西放错了位置,重新拼拼图仿佛能离那个清晰的拼图的景象越来越近了,就好像那个梦中的自己来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拼命想把蒙在眼前的迷雾剥开,看清眼前的一切,离这又近了一步。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