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第三十九课(2025 年 2 月 12 日)

今天王哥也复课了,三缺一的阵营和老师,感觉后面还会有新同学加入。老师也讲起了昨天有一位拳友拜访的事情,这位朋友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工作,也是一位老师,喜武多年,习的是陈氏太极拳的一脉,在抖音上看到师娘站桩的视频后,慕名而来想要见老师,经师娘引荐来到梨园,老师对陈氏一支的门人有一些特殊认识,也是源于多年前在江湖中经历的一些事情有关,所以印象不太好,主要还是遇到这些人在思想观念上比较强势,有的甚至很嚣张跋扈,不过这位拳友倒还好,但经过几个小时交流下来发现也是一堆观念上的错误和问题,而且虽习武多年,不过有很多基础问题都搞不清楚,比如炁他根本没听过,也不知道是什么,还有学的一些都是套路上的架势,而内在的东西没有什么,不过此人很喜欢用意,可他用意很重反而失去了先天本元的东西等等。

经过交流后他很希望跟着老师学习,但老师并未同意,因为此人也已五十多岁,而且存在的问题很难去纠正,可以说装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太多,不好修正,老师本来教了他一点东西,其中有我们最重要的放字决要领,以及返本归元的思想,让他按照这个先回去练一练再说。

但今天下午他就给老师发信息又讲了一堆,主要表达对老师讲的内容有些不理解,以及自己理解的是否正确,但其实这样越来越偏,因为的确很多高级的东西,对于错误的观念影响的人是看不到理解不了高级之处的,这也造成很多人失去了很多机缘,而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异?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有的人外向,有的人内向,有的人善于表达,有的人善于思考,有的人善于行动,有的人敏感,有的人沉稳,有的人反应快,有的人反应慢,人各有不同,因此不同的人性带来不同的机缘,就像药一样,中药也讲究药性,同样的药在不同的地方种植就会变化本身的药性,那对于病的作用也就有了差异,因此要懂人性,懂药性才行。那怎么才能懂人性呢?要多看多交流,接触的人越多,也就自然能了解一二了。

炼功需不需要用意?肯定是需要的,或者说是离不开意的,但这个意不能多,也不能没有,要恰到好处,对于初学者,可能无法把握这么细微的变化,因此,更多时候老师教我们不用管意,不要懂太多,也正是源于此,不懂反而不会干扰,让自己自然去变化,反而能返本归元,如果总是在那想怎样怎样,反而背道而驰了。

老师举例开车时什么时候开远光合适?有的人讲在高速上就一直开着最保险,这样真的好吗?对面的人和前方的人是什么感受?那就一直不开也不行啊,因此,恰到好处最好。在合适的时机开最好。

不过我们懂了,也不要出去到处教育别人,老师讲年轻的时候经常去跟别人抬杠,觉得自己懂得多懂得深,就去教育别人,但其实哪里教育的了,别人该不听还是不听,该错下去还是错下去,为什么?因为改变一个人太难了,错误的观念带来错误的习惯,错误的习惯影响错误的行为,错误的行为又加深了自己错误的观念,就这样循环往复下去,没有遇到大坑或大波折,人的观念是很难改变的,而且改变要从自己内在真正意识到并且改变,外在的力量终究有限。

就像老师经常去看老师的师奶一样,老师的师爷当年指点过的,教过的人那么多,可如今有几个有良心的人还能去看望她老人家?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因此老师也不管别人怎么做,就自己做自己该做的,反正自己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老先生当年的指教之恩。

人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有自己独立的生活,而不能依赖外在,依赖别人,人在天地间,与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之间的关系,该怎么处理?怎么去感受?为何自己的身体不听自己的意念去做,自己想求道却不可得,而且炼了半天品质也没有提高,这些是为何?其实更多还是自己用意太多,从而离本元就越远,我最近这一周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比如在感受方面,我以前还是觉得自己很敏感,包括色声香味触法这些方面都很灵敏,比如对声音,好的音质和普通的音质还是能区分的,但最近这段时间,用的一个蓝牙音箱让我怀疑自己的听觉出了问题,因为听不出差异,不管什么类型的音乐都没有感觉,而自己一直喜欢一个品牌的蓝牙音响,但迫于经济没舍得买,最近手头有点宽裕,就奖励了自己一下,结果发现不是自己的听觉有问题,而是自己用垃圾的东西太久了,就失去了辨识度,因为以前家里用的是自己调的一套音响,用了十几年很好用,最近这一年多自己状态不好,就各种凑合各种将就,这就好比一个人如果长久浸泡在垃圾的信息中,也就失去了对好的东西的辨识度,当遇到一个高人给了他一些好的东西,如果太久就辨识不出来了。所以我们还是要远离垃圾的东西,不管修学也好还是生活也好,要让更多有营养的东西来滋养自己的身心灵,只有这样才能更敏锐的去感受,而感受其实是最初级的状态,当感受越深刻,也就会形成一些深刻的体会,这些体会才是高级的东西,这也是为何老师最初让我们炼功不要注重感受,因为那都是最低级的。

但也并不是说就不该有感受,我理解的是要把感受转化成高级的体会才行,当然,最高级的应该是连体会也没有了,直接破除色声香味触法,真正回归本元状态,但对于初学者,这个太难,不过一步步踏实的炼,总有一天会达到。

人是有灵性的,和低等生物最大的区别除了智力上而更多是意识上,最近 AI 很火,但那仍然是机器的世界,它们还无法实现人类的意识和灵魂的东西,也就无法超越人类,但一个人如果自身就不注重自己灵性的能力,就像很多细微的差异感受不到,那么粗犷的活着,终究可能会被机器替代,所以人要修炼自己灵性的那些能力,才能让自己有更多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最近好奇心越来越重,想起老师讲的修奇心,养奇性这句话,我觉得这句话讲得太有味道了,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区别于机器,所以加油吧,虽然人生苦短,但也正因为人生苦短,就更应该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在有意思的事情和地方,就像老师讲一个人如果要用十倍努力才能学到一些东西,那这个学习方法一定是错的,应该是用一倍努力学到十倍东西的效率方法才对。而这个一定要靠兴趣驱动才行,因为兴趣会令一个人孜孜不倦,会让一个问题更深入的去研究和探索,修学之路越来越有趣。

最近这周在公园里锻炼,越来越觉得有趣的地方多了,生活中也越来越有生趣,可能我真的在改变,只是自己不觉而已,但当这样说时,也就觉察到了吧。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一点一滴的改变,总会渐渐成为大风大浪的势能,而到那时,我们更要坚定自己的初心,不忘本元!

最近品茶越来越有进步,可能还是源于自己敏感吧,老师讲好茶生津、舒心、润神,那么其实不光好茶,好的音、好的相、好的味、好的法都能有此功效!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