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性命双修?《金丹大要》云:“何者为性命?人之一身,至精至粹,至尊至贵,莫越精气神三者。”

老师上节课讲了宋代内丹大师张伯端(紫阳真人)流传一则故事:

在《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中记载,张伯端曾经碰到一名精进修行的僧人,这名僧人通晓戒定慧三学,绝悟最上层的禅门宗旨,能够入定出神,以瞬间就能穿越到数百里外的地点,张伯端和僧人聊开了,非常欣赏对方,于是提议两人一起出神到远方游玩。僧人高兴得说:好啊,那我们一起去扬州看琼花吧。于是张伯端和僧人就在一处安静的房间坐下来,闭目入定,一转眼间两人一起穿越到扬州,而且僧人还比较早,到绕着琼花花树走了三圈,张伯端晚到一步,不过他微微一笑对僧人提议,说两人都摘一朵花回去当做纪念,两人摘完花又是飒~~一刹那间两人就回到了房间。

张伯端和僧人伸个懒腰,站起来,往袖子里一摸,张伯端掏出一朵色彩鲜活的琼花。而僧人两袖清风已经找不到花朵了。弟子们很惊讶,等僧人走后私下问师傅说为什么僧人没有拿花朵回来?张伯端回答说,我们练的这个金丹有个特点,叫做性命兼修,意思是在出阳神的时候一念之间想要聚气成形,就能变化出形体,一念之间,又可以把形体化散,恢复成无形无相的阳神。那位僧人修的佛法只修性功,锻炼身体的命功没有修,所以很快就能觉悟,但是出阳神的时候没办法能变化出形体来,只能称为阴神。阴神是虚的,自然拿不回琼花。”弟子们这才明白就里。

性命双修才是我们修行人真正要遵循的修炼的原则。如果从内在和外在来区分,可以将“性”理解为人内在的道,心性、思想、秉性、性格、精神等;“命”是人外在的道,身体、生命、能量、命运、物质等。“性命双修”的含义就是指神形兼修、身心的全面修炼。虽然还不懂什么叫性命双修,不过在吕祖所著道教内丹修炼作品《敲爻歌》中有“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可见道教自古以来都是强调性命双修,修炼既要有健康的体魄,也要有充盈的精气神,才能使修行落到实处,即曰“实修”。

张伯端(983~1082),字平叔,后改用成紫阳浙江临海人。自幼博学,精通三教经籍,对医、卜、兵、算诸般学问,也无不涉猎。曾长期居台州官府为吏,后因火烧文书被流放岭南。从此,浪迹云水,寻师访道,修炼内丹。

后来,张伯端成都遇到刘海蟾吕洞宾传人)获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潜心修炼而道成,之后为阐明内丹奥秘,著成《悟真篇》,是道教南宗金丹派五祖之首。

在他的《金丹四百字序》中,张伯端对内丹修炼的药物“精、气、神”作了明确的界定,强调了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三关仙术,正是由后天逐步返归先天的程序。这种先天观念不仅主导内丹思想,也贯穿于具体功法之中。

他留下的著作《悟真篇》,南宋后被尊奉为内丹学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可与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相媲美。他本人活到九十九岁才化去,弟子们都传说他已成了真仙。 

为何得病容易得道难?

老师讲如果有精力有能力,还是要多学一点东西为好,而传统的文化里经历几千年积淀,有些是好东西,但有些未必是好的东西,所以要学会辨识,这也是修学最重要的之一。而修学是修行加治学,修行更多需要道家的东西,治学更多需要儒家的东西,而佛家是舶来之学,也有两千年左右的文化,也要了解一下。

而我们现代人锻炼大多都是瞎锻炼,迷信的练,而不去研究这个功法或方法到底对不对,适不适合自己,合不合理,不明其理就胡练,因为研究理是很费时间的,而很多研究理的人也不练,前人的书迷惑性也很强,例如宋明理学从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二陆、朱熹、张栻、陈亮等等,几乎没有炼的。不锻炼但说的都是天地阴阳太极的大道理,他们的理行是断的,有的即使锻炼也和自己的理关系不大。例如北宋五子之首的周敦颐,他留给后人的太极图说是如何形成的?其实是他小时候住的地方有一座山叫月岩,那里有一个山洞,他十二三岁时经常去那个洞里玩耍,据说这个洞的顶部也有个洞,而且能够在不同的位置观看到不同的月亮形状,时而月圆时而月缺时而月弯,也正因此据说他领悟了前人留下的太极图,并重新注解太极图说。并且还注有《通书》,主要是他对周易的理解和阐述,形成了他独有的理学思想,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三家思想为整体的哲学体系。当然,我们最熟悉的可能还是初中课本上的经典古文《爱莲说》,也表达了作者本身如莲花般出 淤泥而不染的境界。可周敦颐不幸感染了瘴疠,才活了 57 岁就病逝了,而这种传染病,本身是可以避免的,他本身隐居庐山,山里本身阴潮,如果自己注意这些问题,尽量规避风险,想必不会这么早离世。这种理行分离的情况,作为一个修行人,一个懂得那么大那么多世间大道的人,真是可惜了。这也是老师强调为什么要理行并入的原因!我问老师是不是因为古时医疗水平不行呢?师说,孙思邈活了一百五十多岁,张三丰也活了一百三十多岁,很多道教的修行者都至少七八十岁到百岁终,你觉得是医疗水平的问题吗?显然不是。

生活中既要照顾好别人,也要照顾好自己,所以要相互包容理解,如果相互嫌弃,那就很麻烦了,都是矛盾就很痛苦。老师用自己生活中和师娘的关于怕热吹空调风扇的例子说明这一观点,师娘怕冷,老师怕热,相互包容就能处理好,但若相互嫌弃就互相埋怨,练功还怕热,站桩还怕冷,相互不理解……

像那些前面提到的宋明理学大家,大多年纪轻轻,五六十岁已病故,他们的理学成就很厉害,为后世儒家思想文化开创了新局面,可自己却没能照顾好自己,为何故?更多是理和行是断裂的,有的断裂的非常严重,当然即使懂得,或者锻炼,有些病也很难规避,例如周敦颐就已经很不错了,可能家族有遗传性疾病,兄弟姐妹好几个都是早早就病故夭折,而他能到五十七岁也不容易。其实有些问题是可以注意一些,或者规避一下,例如避免潮湿的环境,少饮烈酒,毛孔张开出汗时避免吹山风,食饮吃一些辛热之物等等,至少要好一些,不炼等死或者忽略这些问题更不应该。所以还是注意点好,炼的东西合理点好,如果自己的理论过高,就让自己的理论下来些,与行动接上;如果行动超前而理论很平常,就多学一点正确的理论。这些前人名家有他们很多优秀的地方以及伟大的成就,老师只是客观的评价他们存在的问题,也只是局限在内部交流,对外部没必要去讲这些,也免得给自己找麻烦。

私下里有的学生问老师既然您觉得他们不对那您讲这些干嘛?第一,老师说他们不对并不是所有都不对,也有很多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这样听课说明听者只往不好的那方面听,而没有听全老师的意思;第二,古语讲见贤思齐,那么见不贤要怎么样呢?要引以为戒,警示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这就是老师要讲这些的目的之一,不能因为有些人的名气大就盲目地迷信。

前几年有个龙门的道长叫张至顺,被梁冬徐文兵从终南山请下来教社会上的人一些很好的东西,包括金刚功和一套按摩手法等都是锻炼的好方法,但后来下山没多久就去世了。这个过程其实是有问题的,首先医不叩门,师不顺路,他不应该下山去会馆给这些普通人讲课,上山求师这个是不能省略的,因为这体现了一个求学者的诚意,普通人的根器是不容易才会珍惜,低根器的人对待容易得到的东西,既使再好也不珍惜,所以对低根器的人绝对不能省掉他来求学的过程。其次,讲东西是需要等的,就像妈妈喂孩子吃饭,不是一直喂,而是要一口一口地喂,而且这个过程中还要等孩子咽下去再喂下一口。讲东西也是如此,要等听者“咽”下去才能继续讲,这是需要等的。再次,同样练一个功夫,他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得到这个功法,一直坚持练,如今练到一百岁有余,而且身体还很好,但这并不是简单因为练这个功夫的结果。如果他一直在白云观,在道协挂职处理乱七八糟的事情,就算他再练这个功也活不到一百岁,可能七十岁就心脏搭桥了,他是因为历史原因造成他跑到陕西替人看药园子,一看几十年,生活很规律,空气好,水也好,一年四季寒暑都在山上,加上自己种地、上山下山等等,常年的生活习惯,再加上练功,这些综合因素结合在一起,才达到这个效果,而不单单是一套功法的作用。但学这个金刚功的人,有这样的经历和生活习惯吗?肯定没有。因此那些普通人即使练功也达不到张道长的结果,而张道长之所以这样,也源于自己想把自己的东西传承下去,这也是一个问题。如果明知下面的人是一个“筐”、一个“破碗”、一个“簸箕”,那你再往里倒水会怎样?当然,说这个并不是批评张道长,而是想讲明一个道理,回到我们自己身上锻炼,不管是为了调病、养生还是什么,是需要多方面因素的,炼只是其中一个,炼也要合理,要炼对、炼够、炼到,但只有这一个因素是不行的。

老师更正了我之前笔记中关于老师教学授课的日期,正式授课是 2009 年 2 月 22 日,这是老师的老师的生日,而 2009 年十月是老师在家授课的时间,这个时间老师一生不会忘记。

不管学任何东西,诚最重要,老师举了一个曾经的学生的小例子说明,诚不单是对别人来说,主要对自己诚更重要。

而且老师重新强调了黄元吉的《乐育堂语录》中开篇第一课:“凡人欲学一事,必先见明道理,立定脚跟,一眼看定,一手拿定,不做到极处不休。如此力量,方能了得一事,纵不能造其颠,亦不至半途而废,为不足轻重之人。凡事有然,又何况性命之学哉!”而师问我时,我却答不出,不知为什么,之前特意背了,但老师一问就全忘了,还是自己下的功夫不够。正如这段文字说的,我真的是按照这个标准去做事吗?既然坚定了方向,也拥有了明师指路,为何自己还是做不到百分百的努力呢?是因为俗事缠身,还是自己心不静,亦或是其他原因?但不管怎么样,这样子学习真的不行,怎么能有所成就?师批评的对!

例如一首曲子不是有声的部分就是曲子,而无声的部分就不是曲子的一部分,一首曲子是由有声和无声共同组成。锻炼也是如此,每天都炼,炼了多久?只是每天炼的那部分才叫练功?不练的时候在干嘛?这个是我以前没有思考过的,该怎么练功,这是个新问题,因此观念的改变非常重要!

老师又纠正了我说锻炼的八卦步的错误,老师教我的叫内家拳八卦掌的摆扣步中的摆步,不是我说的八卦步,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记成了八卦步。同时,老师强调人的偏差就是日常造成的,包括锻炼、修学等,为何有的人到了一定年龄会得大病,都是源于日常中这种小的错误或偏差不在意不重视,最终日积月累造成。真的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如果想要解决,就要先把这些偏差矫正过来。

弗字,原本的意思有很多种解释,其中一个解释是“不”。而从字形上看,一个弓字,加上一根不直的木棍和一根直的木棍,弓如绳把两根木棍捆绑在一起,取“矫正”之意。或者看做两张弓,一张不直与另一张直的捆绑在一起,也是矫正之意。老子道德经有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智)”,出自王弼注解的通行版,意思是有智的人不随便讲话,而夸夸其谈的人不一定真的懂得高深的道理。老师问我们觉得这个解释如何?好不好?而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记录的是“知者弗言,言者弗知”。这里的弗不是“不”的意思,应该解释为矫正之意,意思是说有智慧的人他不是说,也不是不说,而是会根据不同的情况来不断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人生亦如此,有很多时候或很多事情会存在不合理或不合适的情况,那就需要进行矫正。

就像身体中长了瘤,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来解决,但这不是唯一的方法,如果将来还长怎么办?如果没切干净,或者切了部分脏腑怎么办?治病要从病的根本来治,病有病灶、病根和病源,不能不管病灶,但如果只从病灶入手,不解决病根和病源,那怎么可能治好病呢?老师拿问问题这个例子说明,问问题时对回答问题的人是否尊重,以及自己关注在问题上还是关注在双方的问答上,亦或是双方的感受上,这些受什么影响呢?尊不尊重对方和只关注问题本身假设是病灶,那么病根就是发问者内心是否存有诚,而这个真诚度是百分之百还是百分之五十又有很大区别,而病源是什么呢?病源是这个发问者受内在的观念影响,对于问和答的观念。这里老师讲的时候,我有点不太理解,但课后回顾时感觉病源这个观念就像现在人们常说的认知,如果一个人的认知有局限,那么他/她永远也无法跨越自己的局限,而病根很像是讲一个人的心态、态度,而病灶应该就是表面的行为表现,回到问问题这个例子上也就是问问题的行为表现受心态和态度的影响,而心态态度又受到认知的影响,所以要解决的是认知的问题,不知道可不可以这样理解?

拿旁听课的同学现在身上长肿瘤的情况来理解,肿瘤这个肯定是病灶,而病根是形成这个肿瘤的一种能量,因为这个肿瘤是从无形无相慢慢形成一个有形有相的实物,而且同学的这个是在短短半年时间就形成了,这种能量是极其强的,身体要供营养给它,或者说它抢多了身体的一些营养来让自己成长,这都是病灶,而这背后的能量是病根,如果断了它的营养供给,是否能改变它的形态?而这种能量供给也受一个人的认知观念影响,这就是病源,如果不改变矫正错误的认知观念,那么即使把病灶切除,这种能量仍然会滋养出新的瘤,而想要改变这个背后的病根(能量),必须要从病源(观念)入手,这是我对老师讲的内容的理解。很多人后天得的疾病是跟人的观念有直接关系的,这包括身体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体现在身体上或者家庭里,或者事业工作中,都存在这些“疾病”。

老师又举了当年释迦摩尼证悟之后的故事,他证悟后先回来找了之前跟随他的五个人,这几个人被释迦摩尼的状态和言行所折服,成为最早的五比丘,跟随释迦摩尼学习,而他给他们讲的是多年前就一直领悟的八正道,即(戒:正语、正业、正命)(定:正勤、正念、正定)(慧:正见、正思维),八正道之首为正见,就是正确的见识或观念。老师又重温了根器的影响,上中下三种根器要用不同的方式来对待。对于下根器的人,不要谈改变观念,因为要改变他们的观念如同要了他们的命,谈结果,要从他们的行为规范约束他们;对于上根器的人要讲正见,讲观念这个层面的东西;中根器的人要讲习惯,包括经验教训等。老师问我们自己觉得自己是什么根器的人呢?我们分别回答,而老师又分析点评了我们的心声,但最重要的是老师认为每个人都有潜力成为更好的根器,老师希望通过教学来帮助每个人发挥出自己的潜力,把自己内心那些好的品质,那个本来就有只是蒙尘蒙垢的那个更好的根器展现出来。而建立一个正确的观念,拥有一个正见能否更持久的影响一个人呢?应该是可以的。

周子周敦颐)到张载,他们提出万物皆有道,那么什么是性命呢?万物的本源是什么呢?张载认为是炁,它构成了天地万物。而人的本质是善是恶呢?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孟子讲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讲人之初,性本恶。张载的理念是人未生之前先天性善,人生出后接触外部环境后后天性恶,那他的理论来源于哪里?他们对天地的认识都在十几岁二十几岁就有了,从何而来呢?他们都拥有记忆力好,思辨能力强的特点,因此有些来自前人的经验,有些是自己通过观察事物的领悟,包括释迦摩尼三十几岁开悟后讲经说法。

宋明理学的那些大家,释迦摩尼他们这些先贤圣人在年轻的时候所讲的理和他们再经历几十年后所悟所讲的理,应该有所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经历起起浮浮后的沉淀,更加符合了他所领悟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虽然没有像这些先贤圣人那么多经历和思考,但也都是很宝贵的财富,如何把过去的经历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事情转化成为对自己有用的,这很重要,另外,如果我们当下能改变一些不好的观念,多一些好的正确的观念,对于未来的自己是不是也会越来越好呢?很多人到了四五十岁经历了很多得失挫折,甚至巅峰体验都非常宝贵,把这些过去的东西沉淀转化,从当下去调整矫正,那么往后就是一种良性的趋势。

怎么算更好呢?老师举例挪动手机和挪动燕山,哪个容易?山能挪动吗?应该不是不可以,需要有正确的方法,而我们的身体远比这个更复杂更精密,想要改变一些日积月累造成的问题,势必并不那么简单,需要明理,也就是了解身体运行的原理和构造,同时还要用对方法,然后再靠持久的坚持才能达到目的,速成都是不可能的,修学亦是如此。关于我的修学日志,老师再次提醒我的问题,真是惭愧,学习还是不够努力,态度还要端正!

老师指出旁听同学的问题,也问她下次还打算继续旁听吗?并且对她得的病进行了分析,也给出了建议,也提示了风险,同时给与了同学如果做完手术后,如果想继续学习可以来正式上课的机会。

而这节课其实也是对之前几节课内容的一个回顾,算是对我们的复习,对旁听同学的照顾,感谢老师的良苦用心。

老师又简单讲了道家的丹道修炼中周天的概念,包括大小周天,这其中周是指周游复始。中间又简单讲了下古代历法的变化,随着朝代更替采用的历法也不同,因此起始也不同,包括国外的时间历法。周天的天指的含义第一个为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而混沌初开分为天地的天,这是空间的概念;第二个含义是时间的概念。现今一天为 24 小时,那么中国古代是按十二时辰计时,包含了白天和黑夜,那么气血运行是白天运行得快还是晚上运行得快呢?那要看具体做什么,如果都静止不动,那么白天快晚上慢,而经络中行运的气白天比黑夜快,但周天中行运的不止是气的行运,气也分为很多种,现在只是简单介绍一下,以后的课老师会具体再讲。

学习之道,简而言之,入门的第一个心法要诀是诚!这个诚不单指对老师诚,或者对父母诚,也不是对子女诚,更主要讲的是要对自己诚,对自己的心诚。那么何谓诚?我们每个人内心中都因为有诚在,才打动老师愿意接受我们作为学生跟随老师学习,因为我们自身想学想去改变自己,这打动了老师,也只有自己才能使自己改变。人的主观能动性非常重要,只有主观更加合理,更接近客观,才能进步。相反主观想得道,但客观上没有具体行动,那么永远也不会得道。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许是几个月,也许是几十年,老师真正的学习自己认为是从师爷去世以后,经历了各种人生刺激和磨练,才又开始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学习,那么我们每个人的学习是从什么时候,从哪里开始呢?

抱瓮而出灌的故事出自《庄子外篇》讲的是子贡出游偶遇一老翁抱瓮浇地,但有槔而不用,为何有机巧老翁却不用,老翁曰:机巧有投机取巧之意,而用此易使人心智趋于投机取巧,因此不用此。子贡听了很感慨,老翁乃高人也!

老师讲:“抱瓮而出灌,其机在朴,在拙。个中妙处,非至诚至真之人不可察。初学抱元之窍,亦在于此。”

现今大部分人都不想改变自己已经形成的固有思维方式以及行为习惯,因此能有改变自己的心也是难能可贵之处。能坚持多久,要看每个人自己的初心了!

说一千道一万,只有自己下功夫炼才行!

延展知识:

上古有三易,一曰伏羲《连山易》,艮卦为首兑卦为尾,一曰神农《归藏易》,坤卦为首乾卦为尾,一曰黄帝《乾坤易》,乾卦为首坤卦为尾。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阴符经

儒家从宋代后分为很多学派,如关学,莲学,洛学,闽学等等,感兴趣可以看看《朱子语类

刘海蟾在其《至真诀》诗中就写道:

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驰气自定。

本来两物更谁亲,失却将何为本柄。

混合为一复忘一,可与元化同出没。

形神虽曰两难全,了命未能先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