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座一共十四人,衡水的文晓师兄,北京的金刚师兄都来了。

上节课的主题:根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回顾了一下新同学来之后四次课的内容:第一次通过案例引出返本溯元之思想,针对于求学者来说,其想要的不一定等于须要的,然后选桩。第二次讲观念、习惯、行为之关系,第三次针对观念展开讲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四次讲述根器。

今天上课的主题:修学之次第。

上课就要备课,安排计划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以及怎么讲。老师研究了很多别人讲课的方式方法,比如陈寅恪。老师的课一定是有安排、有次序的,不只是最近这几次课,以前四百多节课都是这样。

繁体的觀,左边半部,两草、两口、左边一人,右边戊己土。草和土代表了自然界里面的各种物质,两个口代表物质之间的各种现象变化交互,一个人立在旁边,反复的观看。

老师周六去了茶博会,买了一些茶。作为一个传道者,如何让后学的人知道这是什么茶,以及茶名、产地、口感、汤色等等呢?须要学习,还得自己喝过,甚至亲自收过,亲身经历过与其有关的种种。

对于错别字,如果脑子里就是这么写的,就是再看十遍也发现不了。我想,对于道的观念认识,也是如此。

佛教中与观字有关的一派,叫中观派,对于汉传、藏传及日本佛教都有比较大的影响,后世的唯识、天台、禅宗各支都受其影响。中观一派代表人物,龙树菩萨,代表作有中观六论。

老师借佛家中观一派引出释迦牟尼时代的三时教法:初时教法,二时教法,三时教法。阐述修学之次第的重要。

初时教法:讲述中道,以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为主要内容,代表经典为四部阿含经。
二时教法:讲述二谛,根器差的讲俗谛,根器好的讲真谛。以般若空性智慧为主要内容,代表经典为金刚经,心经。
三时教法:直说究竟圆满之义,代表经典为妙法莲华经,大涅槃经。

二谛:俗谛,真谛。二谛无生,实相无言。

龙树、弥勒、阿底峡、宗喀巴。当教的时间长了,教的人多了,教的内容多了,就得有大纲,总结教学顺序、教学方法。为了指导后人修行,宗喀巴写了《菩提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第略论》。

父母看到的、老师看到的、前人看到的、圣人看到的、菩萨佛祖看到的都不一样,所以有真俗二谛之分,有修行次第之说。

修学是有次序的,就像日常生活中,吃饭、洗衣服、打扫屋子、做事情等,它都是需要次序的,有先后、有主次、有取舍。从人的角度,锻炼也是有次序的,比如行住坐卧,比如拳功理道,比如放松静定,它有顺序有层次,而不是随便来。

这里的传承,站桩也有顺序,先上后下,先后再前。初学,脚踝以下不考虑。

观眼识病,八区十三髎穴。点眼穴治病的顺序,两边都点,先左边再右边。人体十二经脉,虽然左右都有,但也有主次,分阴阳。

道家的五脏六腑对应:肝胆,脾胃,两肾,心肺。肝、胆、脾、胃、肾是一套,心和肺为一对,在五行之外。心若莲花,心性得有莲之性。

众生畏果,菩萨畏因。众生担心的都是结果,所以往往是结果驱动,上士有菩萨根器的人,从原因上开始入手。

无论打扫屋子、设计电路板还是做其他事情,都得有次序,而次序由什么决定的呢?由原理决定。不能违反基本的原理,否则就会出问题。家里书籍、茶具、花盆等各种物品的摆放,都有其位置和次序,这样才不会乱。

当下听课的次序是什么?首先是自己当下的状态。比如说脑子里是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这时候别人一句话进来了,都堆在里边,越堆越乱。如果你当下干干净净,是非常有序的,进来的东西都去了该去的地方,因为你有序。如果你当下里面是很空旷的,空间都有,但是是无序的、混沌的,东西进来,看似有序,但东西一多,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为什么会乱?对于知识没有梳理的习惯,没有好的梳理方式。有好的梳理方式方法,但是没有坚持。正常应该梳理两个小时的东西才能梳理干净,但是就梳理了五分钟。梳理完了之后没有保持,比如屋子乱了,花两个小时两天两个月把它收拾好,但是一个小时就乱了。

来老师这里上课,如果有一天离开了老师,怎么样才能够最终从无序到有序,从有序到持续,次第渐修而渐渐顿悟呢?怎么才能形成这么一个方向呢?好的行为的改变、习惯的形成、观念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为什么前几节课要讲这些东西,从头再来?这几个月的课,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会给新同学和我们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很多人说我来学习了,怎么不讲拳,这拳怎么用,招怎么用。老师告诉你拳怎么用,但没有功还是没有用,告诉你功法你没炼还是没有用,你炼了没告诉你炼的火候、炼的关要,还是没有用。但是如果按照次序炼,没有人学,因为会觉得这些东西没有用。不就是收拾屋子吗,上来讲两小时干什么,因为不讲就乱了,而且这个乱不光是今天乱、明天乱、十年以后乱,二十年以后还是乱。

一次不认真,两次不认真,时间长了,积累下来的东西无序、不完整、混乱,错误就会慢慢增多。

改变观念、改变习惯都不太容易。备菜之前要买菜,买菜之前要计划要吃什么,计划吃什么之前要有钱买菜。得有积累。对于吃饭来说,备菜只是其中的一个条件。菜买回来还得有刀,得有案板,得有水去洗,得有垃圾桶去装。必要条件具备了,还得有充分条件。

那么修学次第之初是什么?什么是必要条件?比如说修,你得知道这东西坏了,知道哪儿坏了,知道怎么修,你才能去修。别人告诉你哪坏了应该怎么修,但是自己认为没坏,或者用自己的方式就能修的一样,那所有的方法、理念能听进去吗?修学次第之最初,通俗地说就是得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是一坨泥巴,别往墙上糊,把它晾干了才是块砖。用文雅地话说,修学次第之第一要务乃人之自我认识过程。把这个自我认识过程再放大,又有次第了,那应该先干什么呢?

清空。

如果这个自我认识过程是建立在一个特殊的世界观之下,比如佛教的、比如基督教的世界观之下,这个自我认识过程会是什么?就不好说了。如果没有先入为主的这种世界观,清空过程会很轻松,本来也没啥东西,但是清空之后的新的秩序的形成,这些基础,比如溯源的思想,理行并入的思想,就很重要。

现在流行讲道德、讲本质、讲放下,其实对于多数人来说,对于多数的听众,包括讲课的人,他自己拿没拿起来过都不好说,没有拿起过,放什么呢?说我不执着功力,不执着于钱,不执着于健康,问题是你有吗?

修学次第之初的自我认识过程展开以后,涉及到我们的第一个要诀,第一个字,放。当这个杯子我不知道该怎么刷的时候,先别端着它,先放在那儿。修学的开始就像说我要开始做饭了,前面是不是还有备菜?说我开始修学了,我跟老师开始学习了,不能说修学。在学习之前须要什么?有人说须要获得学习的机会。那如何获得学习的机会呢?即使你进来了,坐在这儿了,也不见得获得了学习的机会,课就是这么讲,是你阻碍了自己学习。

放,也是有原则的,放不等于放弃。就简单说站桩,站桩之前很重要,就像吃饭,吃饭之前事还很多。

中国传统家庭有很多的错误,比如对孩子的教育,不让他参与家里的事,还有大事小事不分,重要的不重要的东西不分。有的家长很糊涂,比如小朋友才一岁,就把家里最贵重的刚买的一个几万块钱的东西给他,他拿着东西给你砸碎了,这不在孩子错,在你给错了。很多人吃饭就是坐着只知道吃,端菜都不接一把,不知礼,没有礼。他不知道食物来之不易,不知道做饭来之不易,看不到食物背后的人文的东西,甚至连食物背后的物质价值都看不到。而我们教育错误的一点就是家里的人,老人也好,父母也好,出于自己对后世的疼爱,而把这个过程给省略了。

老师说自己也犯了这种错误。在教学中很多东西其实应该是大家先求,没求就先讲,讲了之后就不珍惜,再讲就更不对,讲到后来就疲了。如果你是求之不得,当你修学之初的这些必要条件积累够了,这时候东西再放到你这儿就重要了。

像我们做一件事情,老师直接给你方法和经验,告诉你不应该这样应该这样、这样会更快,结果是你不会珍惜。当你自己失败了几百次以后,浪费了无数的钱和时间,摸索了各种东西,还不得门入不得其法,这时告诉你,用这种方法,你就有豁然之感。所以吃苦,前面自己的努力,前面的备菜、各种准备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以前讲过周一到周六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在老师这儿和离开老师这儿是有区别的。在这听课固然重要,其实离开老师这段时间,不管是一天、一年还是一秒钟,也很重要。

一件事,如果说我要坚持做,这件事一旦是你须要坚持才能做的,那这件事一定跟你没合在一起。说我坚持吃饭,你一定是出问题了,说我坚持呼吸,你呼吸系统一定出问题了。道德经讲,常有欲以观其妙,常无欲以观其徼。

面对欲望,克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它只是俗谛中的一个手段而已。因为你并没有看到这些底层欲望的源头,或者是说你没有更高级的欲,你有高级的欲,你就不会去执着于低级的欲。在人的范畴,欲是永远存在的,但是有高级、低级之分。高级的欲要结合高级的能力,能力不够的时候先解决自己,不然就是拿别人低级的欲望和错误惩罚自己。

老师说,真正的记应该在课上记,用笔记那些在课上的瞬间出来的东西,而不是文字。听课其实是有高光时刻的,那一瞬间过去之后,你再回想就想不起来了,必须在那个当下那一瞬间把它记下来,在我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

于我来说,可能还不够这个阶段,起码是自我觉得。与之前听课相比,用录音笔听课,可能潜意识里觉得会有依靠,课上如果记不住的下来可以再复习。但其实从上课时用心程度上来体会,是有些放松了的,没有百分之九十九的用心投入。但记录下来,回来整理的过程,也是有收获的,一些课上跟不上的逻辑和内容,整理后会更加清晰。

所以,应该调整心态,不要执着于外物和将来的依靠,要在当下的时候用心全力以赴,争取在课上就能够有所明白和领悟,而不是寄希望于之后。因为,最重要的内容都在课上,而非在录音文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