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课的主题:休息。
新来了一位郑州过来的师叔。老师聊了聊中医,丹道的一些内容。
休,左边的人代表着有形有质的我,筋骨经络等,右边的人代表着本我。十字这一横代表着时间,一竖代表着天地四方,代表空间,它和人结合在那一点上。它应该是一种什么状态,息。
上自下心,把心气降下来,降心为不为。
心主百脉。传统丹道讲心肾相交,心属火,肾属水,降心气,烧肾水,蒸腾氤氲而上,达到水火既济。高级一点的讲,心属火,心火中有真水,心位于上,乃天一真水;肾属水,肾水中有真火,肾位于下,乃地二真火。心肾相交乃真水真火相交。
传统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咱们这跟传统中医理论有些不同。肝胆脾胃肾,在五行之内,心肺,在五行之外。心和肾,一先天一后天。心肾如何相交,涉及到后天返先天的问题。
为什么是天人合一,不是人天合一,涉及到以谁为主的问题。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如果是神明,自有神明该干的事,一个城市不需要神明去管理。肝胆脾胃肾,五行俱全,它不需要心去管理操心。
老师提到了师爷以前的话,站桩,把心放肚子里,不仅不用脑子,心也不用。
养气忘言守,忘,亡心。
我想起了现在禅宗一些用功的人讲,参禅要离心意识参。
文简师兄司茶时,茶壶在茶杯上方倾斜,茶水即从壶嘴持续流出落入茶杯中。老师说, 当我们把水往杯子里倒的时候,以及拿起杯子喝的时候,什么都没想吧,觉得这是一个很简单很自然的事。但是,当你倒水的时候,你等着,这东西它怎么就过去了。这就是拳。
我还理解不了。粗浅觉得就是形成了这种势的情况下,水才能自然过去。从拳上来说,什么是势,流动的又是什么呢?
道理往往就在那个最平常的行为,最简单的事情上。
简单平常到我们不用想,事情就自然发生了。我想,锻炼应该也是这样子。
每个人的背景、经历不同,看到同样的事物,其感触是不一样的。比如普通人和溥仪,同样面对紫禁城时,感触是不同的。听同样一句话,挨同样一巴掌,临济义玄能明白了,我却会糊涂着。
对于一件事如果没有认识,或者说认识到了但是觉得与自己没有关系,那相应的方法或高级的理论对自己就不会有用。
修学,是自己对自己要有要求,而不是别人对自己有要求。内心主动对于道德,对于传道,对于自己要有要求,这就是道心。这样,那些经验、方法、前人的历炼,才会对自己有用。
如果没有一个长远的追求,那当下的行为是没有方向的。
老师问我,你觉得你当下应该干什么?我一时回答不出来。老师解释说,当下别想着道啊什么的,你当下就应该休息,你内在的结才能释。为什么那一瞬间你当下这个东西在开,就是因为你开始休息了。
用我们这里的话来说,这就是五字诀中的第一字。
说,不仅仅是用语言去说,还要用行为去说,比如说“放”。
我们没有放开,所以听到的东西只是局部,比如老师讲的道理,进去的东西是你选择让它进去的。站桩的时候,之所以内在的规律不符合自然规律,其实就是自己干扰造成的。
先天为什么不显现,因为后天没有真正休息。
老师给定州的同学教授了培元九势前三个势子,我也看着学习了一遍。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常时薰修,形成自己的中定。
人和天地之间,人和自然之间,不会因为某些事,就断了联系。
天人合一,是一种客观规律。修学,锻炼,就是去认识的过程。
下午两点半,跟大家在小区里活动了两个多小时,四点半左右结束。今天气温很低,没想到要户外活动,穿的也不多,冻得有些厉害。
跟师娘师叔师兄们交流了一番,感觉自己差的太远,很多东西理解不了。丁师叔给我们传授了一些自己的经历和心得,很有启发和借鉴意义,我感觉自己平时用心远远不够。
但是,用心的方向很重要,该怎么用心呢?在什么上面用心呢?有些人不是不够努力,而是方向错了,那努力是没有用的。
所谓善用其心,不是善于用心,应该是会用心,合理的用心,用在合适的地方,该用的时候用,不该用的时候不用。
想起以前接触禅宗的一些修行人,在交流中经常听到,为什么功夫用不上,话头参不上,疑情起不来?因为心不切。对于生死大事,对于道的心,不切。
何为不切呢?不够急切?不够痛切?不够亲切?还是说没切对方向?没切中要害?
以前我仅仅理解的是对于这件事情,不够急切,没有紧迫感,散漫放逸,所以才没有进步。其实是片面肤浅的。
历史上的雪峰义存,三上投子,九到洞山,淘米煮饭,遍参诸方,几十年辛苦探索和交流,他为了什么?他明白了什么?他是怎么明白的呢?
反正我是不明白。既然不明白,就得去思考学习怎么明白,然后指导自己去做。
这个过程中,明师、同学、益友很重要。
清巍师兄开车把文简师兄和我送到国贸地铁口。路上,两位师兄提到了上课时老师对于我说的一些话,经过交流,我发现自己应该是理解错了。因为那个当下我没有什么体会,也许发生了点什么,但是我自己并不知道。
会听课,怎么听,很重要。这方面我还缺乏认识。我以为的只是我以为的。
课上,师生之间经常会有问答。针对一些内容,老师会对我们发问,可往往被问的当下,我觉得回答不是,不回答也不是,回答不回答都不是,完全是一种无知无措的状态。
你最近炼得怎么样?
你当下用什么在说呢?
你现在在干什么呢?
你最近是怎么休息的?
面对这样的提问,我往往不知所措,想回答却无法回答。老师,也不仅仅是用语言在问。
看到一句古语,经查出自刘基: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
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最近锻炼得太少,桩站的不够,基本功也没怎么练,又有些放羊了,感觉疲倦,总想睡觉。然而,羊放了,也没休息好。
为什么上班要朝九晚五,甚至九九六,甚至没有周末,为什么以这个为节律,因为我们束缚在社会这个规则里。为什么不能按照我的节奏来,按照我创造的规则,比如每七天工作一天,因为舍不掉利益。
其实,还是自己的能力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