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讲了在修学上,时间的投入之重要性。而且不仅要投入时间,还要讲究方法和效率。
投入多少时间和怎么投入,须要对于所做之事的原理、过程、方向要有了解。然后主动去执行,而不是被迫。
方法对,投入量太少,不行。投入量很多,方法不对,也不行。
有的人明明白白的投入和休息,最后有所成就。
有的人稀里糊涂的投入和瞎忙,最后一无是处。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投入时间的内容也不同。该练的时候就得练,该养的时候就得养。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
锻炼和休息,要玩精品,不是搞地摊货。
接下来老师讲了观物之理。
释迦牟尼、摩诃迦叶、达摩、阿底峡(注)等这些前辈,其修行成就,有几个是天天磕长头、诵佛号出来的呢?他们主要的时间投入应该没有在这些方面。
师云:拳行万遍,其义自见。何为拳?拳者,全也,包含了方方面面。这里的拳非拳架套路。
拳为主体,行是谓语。它以各种方式、各种形式、各种途径去展现和运动,我们在这个运动过程中去认识它。
要想看清楚山,得在山之外。那要想观道呢?
要观察自己的问题。交流是必要的,因为所有的信息都是由外在反馈回来。多与别人交流,从外界去观察,离自己远一些。
我想修学,我想求道,脸都贴到石头上了,还想看山?心中装的满满都是道,能看到什么呢?
要想内观,一个前提,就是人的后天得不干扰。
老师提到了佛家密宗里面白骨观、不净观这些修行之法,都是后天意识观想。
观,不是初学上来就要做的,是需要基础的。得有定力,这是需要能力的。所以要打好基础。
老师说,要想修学有进步,周一到周六的积累很重要,这样你在这节课上每一个瞬间,才有可能会触动。
针对下一步的教学,也为了新同学的继续学习,老师制定了一些内容计划,这里面涉及一些医道和功法方面的内容。
不懂易不足以言太医,不懂医不足以言太极。
老师给定州的同学,继续传授了培元九势后面几个势子。大家也跟着一起学习了一遍。
顺便记下了歌诀:
培元九势起无极,
阴阳二炁自相依。
天地橐龠常鼓荡,
忘言守静神不离。
午饭间隙,老师在准备给丁师叔搭手讲东西的一瞬间,我感受到了明显不一样的变化,无法描述,但转瞬即逝。
下午两点多跟大家一起去梨园公园推手交流,场地里都是雪,没有风,阳光也很明媚,开始并不怎么冷。陆续有其他五个人过来,加上小朋友,一共十二个人。跟大家相互推了会,后背都出汗了,雪地里推手,还是第一次,别有风景。
跟一位曾经在玉春园交流过的拳友推了推,他居然还认得我,我都快忘记了,原来他是玉春园拳场杨松师傅的师弟,杨师傅是他们大师兄。相互实推了会,又配合着他玩了会意气方面的推法。
和一位类似闫芳那种凌空劲的拳友交流体会了一下,有点理解不了他的东西,必须要放松配合着走,如果实推,他是走不出效果的。可以确定的是,他是有些东西的,虽然喝了酒。
其中有一位女士,自称是练瑜伽的,是那位喝酒拳友的学生。她一到场地就先过来主动跟我推手,也不定步,眼睛瞪着我,意比较重,为了避免对视,我则看向别处。开始比较柔和,不一会就使劲推我,其被推出去后,反而更加猛烈的往我身上乱扑,最后没有办法,我只好顺势出去,对方则突然说谢谢。总感觉其人神色动作有些怪异,越推身上越冷,遂罢手。
太阳逐渐下落,温度也越来越低,活动到四点三十八分,跟师娘师兄们一起坐地铁回。这是阳历2023年最后一次群聚推手交流活动,下次交流就是2024年了。旧的即将离去,新的即将到来。
云光湖畔群友聚,
踏雪推研太极趣。
松松紧紧中定守,
融融洽洽身心愉。
上周六一天,除了早中出去吃了两顿饭,其余时间都在屋里。上午一次站桩两个多小时,晚上一次站桩两个多小时,算是挑战了一下。慢慢觉得,在休息充分的情况下,决定一次站桩时间的关键不是身体的疲累,而是心的安住和持续。中午吃完饭在附近的广场上活动了一会,走了走掰扣步、小鸟飞,练了几遍桶子功,又不自觉想起了赵堡拳架里的前几个势子,比划了几下。零下十几度刮着大风的天,居然没怎么觉得冷。
想了想,自己每天除了专门锻炼的时候,上班时间其实也在悄悄刷手机看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文章或内容,下班了也多少看一些。上下班需要走路等车的这些时间也尽量注意是否缓慢放松。中午饭后一般也在单位楼下附近散步小站一会儿。虽然没有固定投入时间去看书和交流,每天这些碎片化的时间和专门锻炼的时间加起来应该也有两个多小时了。
其实,这远远不够。想想那些专门出家职业修行的人,一辈子想有点成就都不太容易。何况每天投入这两三个小时呢?丘处机当年在磻溪六年龙门七载,日夜苦修,磨炼身心,才有后来些许成绩。而我呢?空有表面上的追求之心,实际什么都放不下。
还是浪费了太多时间在玩手机上,比如刷搞笑或低俗视频、武侠剧等,短视频确实像毒品一样,得戒毒。否则,时间投入不够,效率也不高,那就别奢望修学有点成绩了。
这周基本保证每天专门站桩的时间一次在两个小时,首先在时间上进行突破。一般都在下班以后的晚上锻炼,这个过程中,肩臂、腰脊、脚底三个部位最容易出现疲惫疼痛,目前对我影响最严重的为腰脊处的紧张难受,感觉怎么调整都不对。身体的难受直接干扰了心理的状态,这个过程只能坚持。此外,体力精神状态对站桩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这周六,上午站桩两个多小时,晚上站桩两个多小时。中午吃完饭后在广场上练了一个小时基本功,包括掰扣步,小鸟飞,桶子功。今天中午温度比较高,零下一度,锻炼都出汗了。在练小鸟飞的时候,发现曾经练过的类似趟泥步的基本功带来了帮助,因为在两腿前探落地和重心转换的时候,是需要一定下肢功力的,而且涉及到胯部的倒换。
目前,在自己能够安排把握的时间内,尽量多投入锻炼学习。
向文简师兄学习,利用刷手机的时间顺便看看书。微信读书收藏了《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顿悟入道要门论》《达摩大师血脉论》《丹阳真人语录》《清和真人北游语录》《盘山栖云王真人语录》等,顺便翻了几页,虽然以前看过,但基本看不懂,计划后续空闲再阅读阅读,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就算看不懂,也能起到一定的刺激和勉励之用吧。微信读书根据我的爱好推荐了《禅秘要法经》,鸠摩罗什翻译的,我点开粗略看了看,发现原来白骨观、不净观的修法出自这本书。
这几天刷手机的时候,阅读了清代刘一明的《通关文》几篇,多是劝人看破励志修行之语,实际上哪有那么容易呢。读了读马自然的丹道诗词,诗中透露,其师为刘海蟾。又看了看孙不二的丹诗法语。
很多修行人写了很多的丹道诗词,读起来确实词句优美,引人入胜,但是读完了发现一句也没读懂,只被一些名词绕得云里雾里。也曾发现,马自然、石泰、陈楠、白玉蟾等这些修行前辈们在诗文中均多少提及,口诀不过半句,简易之极,行之不过一年,身心即产生巨大变化,甚至寒暑不侵,血化白浆,功效显著。
我却产生了很多疑问,功夫咋就这么容易炼?还是说他们昼夜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在炼?还是说他们都是天赋异禀?既然口诀不过半句,又洋洋洒洒写这么多丹道诗词作甚?难道仅仅是为了吸引后学?抑或迷惑后学吗?写了那么多内容,就这半句不写,你说气人不。好比说我知道功夫怎么炼,只给你描述大量的功态效果、法象征候,把你听的如痴如醉,就是不告诉你怎么具体下手。
后来才认识到,有些东西是用来验证的,而不是用来学习入手的,比如很多丹诗道经,禅门公案。作为初学,看看了解欣赏一下即可,不能执迷在词句文字上面。
达摩西来一字无,
全凭心意用功夫。
若在纸上求妙法,
笔尖蘸干洞庭湖。
网上查看了些北宗全真七子和南宗五祖的一些经历介绍或传说事迹,其实关于这些修行人的生平内容已经看过很多很多遍了。想起最早还是上高三要高考前的时候,一个课间的下午,在阅览室里发现一本关于全真七子事迹的一本书,读得欲罢不能,差点不想回教室了。为什么一直到现在还喜欢看呢,确实是因为对他们的修学生平感兴趣,或者说向往他们那样的境界吧。
如今再查阅了解,发现历史资料对他们生平的记载并不够详细真实,很多内容是传说或者弟子们的夸大,即使这些事迹是真的,对于后人的实际修学也是难以有指导作用的。因为这些内容大都是他们修学有成之后的记录,在这之前他们的具体修学理论方法和历炼过程并没有多少记载,大都是一些简单描述,比如怎么遇到老师、发生了哪些事、在哪里苦修等这些。禅宗的记载也大致如此,悟后的语录内容一大堆,悟之前的怎么悟的经历记载往往不太多。大量的语录著作都是后人集结前人在传道期间的内容而成,而一些修行人在后期教学时的思想主张,与其自身前期修学期间的实际行为并不太相符,这里面可能有为了教团发展的原因,也或许是继续修行产生了新的认知。
从有助于我们实际修学的角度去思考,从知行合一的方向去看,这些历史资料中可供参考学习的真实有用的内容并不多。须要从一座矿山中去掉大量无用的东西,才可能提取出那么一点真金。这个发现借鉴学习的过程也是不容易的,因为很容易被书山埋没,看不清真的东西,甚至把无用的错误的当做宝贝。
书山有路勤未必是径,学海无涯苦怎能作舟。往往是,书山不知路,学海迷了舟。
这关键在于,首先要知道哪些东西对于自己对于修学是真正有用的,才有学习的方向。得分清什么是金子,什么是杂质,才有炼的方向。瑕瑜不辨,一味勤苦,往往徒费力气,甚至误入歧途。想想自己这么多年瞎摸索,就是没有明白这个道理。
好的东西,应该是质朴简要的,让人容易明白和实践的。而不是玄奥复杂的,令人难以琢磨和学习的。
入门引路须师指,功夫无息得自修。
想起最早出差的时候来老师家,有一次在小书房聊天,老师说:静,不是拨开一堆的杂念去单独寻找一个静出来,而是杂念的当下即是静。
今年来北京后,我对未来的生活工作情况有所顾虑。师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人生得某一支传承足矣,人生在修学中哪怕悟得一丁点,足矣。
那一刻,我的心仿佛坚定了一些。
文简注:阿底峡的本义是一种尊称,后来大多指特定的一个人了。但是有的书中,还是尊称,不特指某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