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前的几分钟,环境明显安静下来。老师说,上课跟打拳一样,得先静下来。
做事要有顺序,先干什么再做什么,而且要有底线。为什么有些事来不及做或者干脆没做,是因为自己觉得重要性不够。比如读书,锻炼,交流。
修学,修行治学,锻炼功夫,得先把基础打好。比如推手,得先把中定做好。
基本功很重要,各方各面都有不同的基本功。
老师讲了多数人读书的误区,学习前人的误区。
拿我来说,看书时不自觉的基于一个假设,潜意识认为作者或者前人炼到了炼成了书中描述的内容和境界,因而抱着一种学习的心态去读。在这样的假设前提下,便会产生很多的困惑不解。为什么呢?
实际上,大多数人并没有炼到或炼成,不是说他们没有功夫,而是没有达到他们自己描述或后人记录的那样的高度。
这种现象,不但过去的时代如此,现在的时代依旧如此,未来也必将如此。
读书,不能迷信作者或前人,要带着自己的思考去判断去学习。阅人,也是同样的道理。
知和行,说到的和做到的,是否接近相同,很重要。
这就须要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如何有分辨能力呢,自己的实践积累很重要。
涉猎百家是需要能力的,得有足够的实践和积累做基础。同样,推百家手,得有足够的中定。
人生苦海里,方向最重要,剩下的就是下功夫努力了。能在茫茫苦海中得到正确的指引,千金难得。
当掌握了一个方法,知晓了一个接近于道的方向,闷头走就行了。
老师又讲了讲“我”和宇宙的关系。
大多数人只关注自己的生存状态,或者说一切都是为了人服务。很少有人去思考人与外在的关系,很少有人去关注动物们植物们的生存状态,从它们的角度出发,去思考人之外的生命形式存在的意义。它们的存在就是被人吃和给人类服务吗?
我想,应该不是这样,一切生命存在之间应该都是有关系的,绝不是谁服务于谁。
为什么很少人思考,我能为别人、为其他生命、为周围环境、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呢?
在自己能够影响的范围内,这片环境或天地里,自己就是主导,应从主人翁的角度出发,多想想我能为他人为外物为这环境做点什么,而不是一味的索取。
包容,是一个在心态和行为上不断磨炼的过程。
年轻多去经历见识,见识多了,选择就多了,路就多了。
课上,老师指出了我的一个问题,就是一旦说话或者投入做事的时候,就容易把自己的状态忘了,身体是否中正、心态是否平静、语气是否柔和等等全部抛之脑后,出现了问题都不自知。
这个问题很早有意识到,也想去改善改正,但确实有些难度,得平常在这些事上多警醒注意,形成习惯,不然潜意识很容易就忘了。
如果有错,最好不要解释,用行为去证明去改善会更好。
用把握当下去讲把握当下。
万物静观皆自得。静,我还做不到。因为自己的静让别人让环境也跟着静,则更是难以实现。
把父母当做孩童,降低对他们能力的期望,把我所能替他们做到的全部解决,这没有问题,但是这样是合适的吗?
如果在他们还有能力去做到一些事、有能力让自己更好的时候,却让别人都操心代劳了,那他们可能就会越来越没有自理能力,最后跟从小被溺爱大的孩子一般。这样的结果不是我想看到的,因为多少还是有一点期望的。
在我看来,有些生活中基本的事他们是能做到或可以去做的,比如出行,打车,看病等等,在他们能去行动和做到这些事的能力之外,我负责去解决那些对他们来说确实有难度的事情。现实往往是,我把各种计划事情都操心安排好了,他们都不愿意行动,哪怕是为了自己。因为面对事情,还没开始,就已经幻想了各种困难,情绪上不积极,实际上根本没有这些。
母亲的一些病,都是前期已经出现病状,总是拖着不看不说不解决,最后发展到不得不遭受痛苦的手术。今年九月份查出肺结节手术之前,整个上半年,我多次建议她来西安带她去正规医院检查看看,调理调理身体,所有的订票出行挂号陪诊花费等等我都安排好,只要她来,可是最后没有一点行动。时间在虚度,直到胃难受到不得不去县医院检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检查结果,只能找我绝望的哭诉,我也只能先无奈的安慰和开导,然后尽力想办法。
有些事总要去做,为何不早点去做呢?何况都不用自己操心的情况下,何况都是为了自己的情况下。
如果一个人有能力自己动筷子,那每次把饭做好端到其面前,是继续帮他夹饭送到嘴边呢,还是想办法劝他自己动动手呢,还是爱吃不吃不管了呢?有些事,该做还是要做,须要的只是换一种心态罢了,换一种面对外在的心态。
如果老师在教学面对学生的时候,也是这样一种情况,那该如何呢?如果一直把学生当做孩子或傻子去对待,学生一直没有改变或成长,那教学也就失去了其目的和意义。
亲情,友情,师生情,因为有情有义,面对一些事,才会有无奈、矛盾、甚至痛苦。如果人都能跟天地一般,以万物为刍狗,众生的生灭无常好似不存在,那这个问题就好解决了。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你包容不包容,一切好的不好的想看的不想看的事情都会发生和存在,而你选择了包容一切,这则是一种生命的态度和境界,所以是孤独的、难得的。
我们最终可能改变不了什么,但我们可以尽量尽早地去做一些事,至少,可以给自己少留一些遗憾吧。
给母亲订好了周五下午的高铁车票,叮嘱好要带的资料和东西,下班后我去北京南站接她,周六计划带她去看中医。了解了一下宿舍周边平时能够吃饭购物的地点,得安排好她平时生活的问题。网上买了可以插电熬中药的砂锅和几桶矿泉水,跟西安的师兄沟通好后续让其帮忙采购和邮寄中药,因为可以用我的医保卡。
研究了一番解放军总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的挂号系统以及专家介绍和排班情况,注册了资料信息,先后预约挂了解放军总医院的普通门诊专家号和北京协和医院国际部的专家号,斟酌再三,最终选定元月3号请假带母亲去协和咨询看看。这些大医院的专家号都比较难挂,但既然来了,还是尽量去条件好的地方,家人也放心。
母亲说最近一段时间内心非常平静,不再那么担忧了,好像看开了一些。看来,我的经常沟通劝导和计划安排还是有些作用的。当然,也不仅仅是我的原因,有她自己的原因,或许还有别的理解不到的原因。
很多人,不经历一些痛苦和打击,不到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是很难主动去做出改变和行动的。
由观念,到习惯,至行为,转变何其难,但这也是修学意义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