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讲到了知识的积累,以及知识向文化的转化。

知识的积累,得有方法,并能够形成体系。

我想,在这个涉猎学习的过程中,比如得学会分类和总结,尝试由宏观至微观、从整体到局部、由总到分、或者以点带线至面等思路方法。

比如了解禅宗,可以先从整体出发,由起源发端开始,从释迦牟尼传迦叶、阿难等一直到达摩,自达摩东渡之后传慧可、僧璨、道信、弘忍至六祖慧能,而后一花开五叶,衍生出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家,其中临济宗又生出黄龙和杨岐两派,合称五家七派。目前传至现在以临济和曹洞为主,其中临济子孙又占了大半以上。

有了整体的脉络之后,可以再进一步深入了解各宗派之间的关系,涉及相关祖师或者每派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传承先后、修学特点以及相关著作等。这样由粗到细从骨到肉就可以有个基本的了解。

了解道家也是如此,慢慢就会发现,在某个时期,道家和禅宗之间会有交流,相关人物之间有来往,比如薛道光先学禅后学道、白玉蟾和孤云大师相交、大慧宗杲与士大夫频繁书信等,不同思想和文化之间存在交流和影响。儒家跟道家佛家更是脱不了关系,很多佛道两家的高人之前都是大儒,儒家的很多代表性思想也受到佛道两家的影响和启发。

每个知识点之间能够产生关系和逻辑,而不至于是各自独立分散存在的状态。

具体实施上,规划战略,制定战术,明确打法。

比如,读书,读什么类型的书,一年读多少本或者每天读多久,具体时间安排等。锻炼,当前应该炼什么,每天炼多久,什么时间炼等。

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须要沉淀转化为文化,是等着它自然沉淀转化吗?

应该不会。知识应该通过实践运用,落实到行为和生活中,经过不断检验磨炼去粗取精,再加以思考总结,产生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进而能够创造出新的东西,并在自身上得以体现。

否则,知识仅仅是知识,与我们自身没有关系。知识积累得再多,也不过是一个人体硬盘而已。

所以,从知识的积累,再到知识转化为文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老师提到了基础的概念。任何事情都需要基础,不是凭空产生的。

中国的文化传承几千年,其基础是什么呢?基础是人的生活。文化离不开人,如果其脱离了人们的实际生存和生活,估计其生生不息的土壤就没有了。

涅槃,重生产生了新的东西,哪怕是极其微弱渺小的,但跟旧的已经有了本质的不同。

天气阴天,屋里有些黑暗,老师指向开关让同学把灯打开了。如果把此举称为指灯之手,为什么老师没有直接指向灯呢?

修学的具体方向方法很重要,否则,没有师指或者指的不对,你就是干看着灯,也打不开灯。

阴阳的概念,基本都听说过,但是少有人去思考和运用阴阳,很多人只从一个方面或角度出发,包括我自己。

以前一提到阴阳,总觉得是非常玄妙的东西,无法把捉和认识,现在觉得它是一种思想,非常朴素的思维认知方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来源于前人对生活中人事物乃至宇宙的观察和总结。

所谓阴催阳动,阳动阴随,中国人讲求双赢,任何事情,不能仅从单一角度去理解。

比如教学,这一对阴阳,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以及过程中的种种反馈,应该是能让双方都有所受益和启发,而不仅仅是一方受益,更不能是牺牲损害一方而带来另一方受益。

这样才能长久,或者说可持续发展。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但我们可以尽力往好的方向去推动。

现在社会上一直在强调可持续发展观,为什么要强调它呢?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传承至今时今日,不就是最好的可持续发展观的体现吗?肯定是某些方面做的不好了。

既然讲阴阳,讲太极之思想,那么偏阴偏阳应该都不对,按照这个推论,道家或道教中某些追求纯阳之境界的修炼思想,是不是有些问题呢?其与佛家讲的中道之思想更是不一样了。

拳谱说五阴五阳是妙手,怎么不说全阴全阳是妙手呢?

老子、迦叶、王玄甫等祖师前辈,后世文章中能找到的关于他们的记载,有多少呢?不过寥寥几笔。

很多书中天花乱坠乃至不切实际的描写记录,不过是后人各怀目的的臆想夸张而已,对于后学能起到什么样的引导和作用呢?

朋友圈有一位比我小一岁的人,有过几面之缘,其书法和摄影水平很高,也有一定文采,曾长住寺庙做义工打禅七,现隐居终南山传禅讲道闭关授徒,到处游历寺庙宫观,僧衣道髻俗履,颇有古人之风,每天发的内容全是高深莫测的禅诗道词机锋棒喝之语,一看之下好似祖师再来。

老师在指点我们读书的困惑时曾提到,当年一些前辈高人,在年轻时写了大量的与其自身当时水平并不相符的高境界诗词,并且被后人集录,奉为瑰宝。

原来我身边朋友圈里也有这样的存在,或许很多年后,也会成为一些后人眼中的高人吧。

修学不是研究文学创作,就是文学创作也离不开实际生活。作者的东西,如果脱离了自身实际,一味不接地气,除却宗言教语连人话都不会说了,非但于人无益,于己则更无意义,不过是自我迷幻罢了。

我以前或多或少也有过这样的行为,并且欣赏这种人写的东西或文章。

百度了解了一下训诂和辑佚的意思。

训诂,训诂学,是研究中国传统古书中词义的学科,主要从字义词义的角度对古代文献进行解释,帮助理解其内容。

训诂从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战国末期的《尔雅》被认为是最早的训诂学著作。在训诂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古代有郭璞、顾野王、段玉裁,近代有章太炎、黄侃。

辑佚,是对以引用的形式保存在其它存世文献中的已经失传的文献材料加以搜集整理,使已经佚失的书籍文献,得以恢复或部分恢复的行为。通过辑佚得到的文献,称为辑本或辑佚本,研究辑佚的历史、方法、原则和其他相关问题的学科,称为辑佚学。

小马过河的寓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听谁说,都不如亲自下水趟一下试试。

知识,文化,乃至拳,经过前辈们一代代的传承下来,是有生命的。

虽然我还不理解,但我觉得应该是有生命的,因为这些本来就是用生命在不断传承,并且在传承中产生新的东西,也有生老病死的循环往复。

以前很爱看一些探索发现或者未解之谜,觉得以前的文明,未必比现在要差,甚至有可能超越现在。

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专业的事找专业的人去做。

所谓放下,前提是得有拿起。什么都没拿起过,谈何放下。生活,工作,学习,锻炼等等,该拿起的要拿起,该经历的要经历。

站桩,现阶段的心法为什么是这样,与人的欲望有关。

当前,最好最快的方法,就是听老师的。

关于投入的时间分配上,应该九成左右用于锻炼,一成左右用于读书。

对老师而言,道理比起感情,要更重要。我认为应当如此,道理与感情其实并不冲突,正是因为有感情,才会讲道理让我们明白一些事。

周六跟外地的高水平拳友交流,感觉自己差的太远,功力经验技巧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没有,高级的更没有,更谈不上放下什么。所以,得好好练基本功,交流时该用劲用劲,不管用啥,一切先以接住为主,然后再追求品质,否则什么都谈不上。

中定,身体结构的中定,气脉的中定,精神的中定。

先从最基本的做起,百炼钢而成绕指柔。

如果一天能够保证锻炼两小时,那么一年下来,总计时间才一个月,所以一年打鱼十一个月晒网,不为过也。如果按此锻炼十二年,实际投入时间只有一年。

交流中经常有人问我练了多久了,我总是略有谦虚地说,也就才两三年。现在看来,我说的有些太夸大了,以后再有人问,我应该实事求是说不到一年。

回来的地铁上,跟文简师兄和道盈一起聊天,不觉间很快就各自到站了。

来北京后一直没怎么感冒过,周日晚上回来屋里非常冷,锻炼完出了一身汗,没有及时保暖,结果感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