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到周六的时间利用很重要。
老师留了白,下来要自己去填充丰满,下一节课老师才能基于此继续往后讲。
张栻,虽然我没有见过他,但观其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确实堪称一代大家,这个官二代不一般。比起陆王心学,其修学理念似乎更加落地。
“岂特使子群居佚谈,但为决科利禄计乎?岂特使子习为言语文辞之工而已乎?盖欲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
“为之则有其序,教之则有方。故先使之从事于小学,习乎六艺之节,讲乎为弟子之礼,而躬乎洒扫应对进退之事,周旋乎俎豆羽仑之间,优游于弦歌诵读之际。”
“使学者知夫儒学之真,求之有道,进之有序,以免于异端之归。”
“始则据其所知而行之,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行有始终,必自始以及终。 盖致知以达其行,而行精其知。”
“然徒学而不能思,则无所发明,罔然而已。思者,研究其理之所以然也。然思而不务学,则无可据之地,危殆不安也,二者不可两进也。学而思则德益崇,思而学则业益广。盖其所学,乃其思之所形,而其所思,即其学之所存也。用功若此,内外进矣。”
“所谓观书,虚心平气以徐观义理之在。如其可取,虽庸人之言有所不废。如其可疑,虽或传以圣贤之言,亦须更加审择。”
虽然张栻在世时间并不长,但是其四十多年的人生积淀比太多活到八九十岁的人一辈子都要深厚。
把宋代理学传承上的几位关键人物的修学生平查阅了解了一番,确实值得钦佩和仰慕。
宋代理学四大派:濂学、洛学、关学、闽学。彼此之间互有渊源和交流。
周敦颐(57岁)—程颢(54岁)、程颐(75岁)—杨时(83岁)、游酢(71岁)、吕大临(47岁)、谢良佐(54岁)等。
程颐、杨时—罗从彦(64岁)—李侗(71岁)—朱熹(71岁)。
杨时—胡宏(57岁)—张栻(48岁)。
杨时—胡安国(65岁)—胡宪(77岁)—朱熹、吕祖谦(45岁)。
张载(58岁)—吕大忠、吕大钧、吕大临、游师雄、种师道等。
宋代这些理学大家们,其在世时间都不是很长,只有杨时活到了八十多岁,其余大都在五六十岁上下。反观同朝代的道家南宗代表传承人,张伯端(984-1082年,99岁)、石泰(1021-1158年,138岁)、薛道光(1078-1191年,114岁)、陈楠(?-1213年,据说也100多岁)、白玉蟾(大概1134-1229年,96岁),在世时间都九十年起步,个别都冲到了一百年往上,据说去世的时候都没什么大病。如果这些理学大家也能活到这个岁数,那其学问水平恐怕还不止如此。可见,这些理学家们在性命修炼方面的学问还有所欠缺。
刘海蟾,五代人,生年不详。根据其服务燕主刘守光在世(911-913年在位)的时间推算,大概于生于公元873年左右。
张伯端(984-1082年),1069年86岁遇师,此时刘海蟾197岁。
王重阳(1112-1170年),1159年48岁遇师,此时刘海蟾287岁。
如果说张伯端和王重阳均亲承刘海蟾指点,那刘真人确实在世时间够长的。
按照历史记载的时间推算,王重阳在世期间,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均在世过。在1130-1170年这四十年中,除了道家这五位祖师和全真七子,同时,儒家方面,朱熹、张栻、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陈亮、辛弃疾、陆游、杨万里等都在世。
禅宗也不落后,此时有临济宗名僧圆悟克勤、虎丘绍隆、大慧宗杲师徒阐扬宗风,将杨岐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其禅风影响到朝廷很多士大夫,彼此之间有大量交流。比如张栻的父亲宰相张浚、杨时的弟子张九成都曾亲近请益求学于大慧宗杲,而且关系密切,所以张九成的理学思想里带有禅宗的思想,观念偏向于心学,从而影响了后来的二陆。
从周敦颐、二程到张载,莫不受到佛道思想之启发,其关于宇宙等形而上的哲学认识从道家借鉴颇多,所以也被后世称作道学家。据说朱熹与白玉蟾曾经同在武夷山一带讲学授徒,彼此之间也肯定有所交流,朱熹去世后,白玉蟾曾写诗文进行悼念缅怀。
可以看到,这个时期,尤其1100年-1200年两宋交替之际,政治虽然动荡,但道释儒各家争鸣,相互借鉴融合。张伯端儒士出身,融合禅宗并旨归道家,提出“教虽分三,道乃归一”,王重阳提倡“三教从来一祖风”,大慧宗杲精究禅理倡导三教合一,儒家也借鉴道家禅宗形成新的理学思想。每个人都是饱学各家,最后形成自己的一脉思想,所以大家辈出,璀璨一时,极大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这种文化现象背后是什么原因呢?
纵观这些前辈们的一生,出身经历寿夭穷通各有不同,有的富贵一生、位极人臣,有的坎坷一生、穷困潦倒,但他们浸身于学、矢志于道的精神无二。他们在求学道路上所付出的努力,不是我能够想象和比肩的。
史书记载,罗从彦“严毅清苦,笃志求道”,先后随程颐、杨时学习,一生安贫乐道。早年为了求学,不惜变卖田产,裹粮步行千里,从沙县到洛阳拜见程颐。
以前我只知道福建有沙县小吃,不知道有沙县罗从彦。
读到这些经历,不觉想起了高中时曾经背的很熟的一篇文言文,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如今重读,古人励志苦心求学之状如历历在目。
越是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越是会涌现出很多思想文化上的大家。比如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唐末五代、两宋动荡之际,儒门理学兴起繁荣,道家禅宗盛况一时,清末民国抗战时期,国学大师也是层出不穷。难道乱世更有利于造就文化方面的人才涌现。
当今世界,好像也不怎么太平。各种大师好像也很多,随便打开网络,似有百家争名逐利之象。
老师讲了自己年轻时的各种大量学习锻炼和交流的经历。
修行治学,须多读书,多锻炼,多交流,多反思,多研究。
周朝先祖为什么多次迁都?
为什么古代的书写方式是从上到下,从右往左呢?
张至顺道长的八部金刚功,其锻炼原理是什么?既然张道长是龙门派传承,为何以前龙门派没听说谁练呢?
根据张道长的师承,其师祖和师爷都曾在武当太子坡当家修行,到了其师父才来到陕西一带,所以张道长的八部金刚功有可能来自武当其他传承。
咱们的桩为什么称为抱元桩,而不是混元桩、浑圆桩?
多思考为什么,原因在哪呢?
老师举例了牛津大学的教育理念和方式。真正厉害的人,都是自觉的,对自己有要求的。
老师和文简师兄通过问答的形式,讲了南北朝时期北魏的朝代更替演变过程,唐朝建国背后的原因,李渊家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等。这些事件之间其实是有联系的。
读历史,不是漫无目的的去读。要带着目的去读,剥开表面一些无关紧要的浮障,比如作者的主观思想和政治色彩,分析事件背后的来龙去脉,从而开拓自己的思维,然后运用到生活中去,就是智慧。
修学要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要进行价值转换,但前提是得有积累,才能谈到转换。而且转换要去往更有价值的东西上。
有价值的东西,往往与道有关,比如文化、空间、时间、健康等。
养炁忘言守。
谁来养?孟子:吾善养浩然之炁。吾,是什么范畴?
养什么炁?《悟真篇》有云:
道自虚无生一炁,便从一炁产阴阳。
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
如何养?不养而养之。
忘,具有返本还元的思想。须要自己去悟。
水为载道之器,道无水。月无心,实际的月亮,本身是无心的。但是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赋予的含义就很多了。
站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其阴晴圆缺的变化,与站在月球表面,看到的一堆土坑戈壁,是不一样的。
中国的文化内容,不能用西方的思维去理解。
《金刚经》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不度之度,不忘之忘。
返本还元,我慢慢觉得有两重意思。一是,追求目标上,通过修学使自己的内在层次回归于道的本质。二是,修学过程中,作为一种指导思想,要深入研究各种事物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联系,透过表面明白其背后的道理和本质,从而一步步开拓自己的认知,启发自己的智慧。
下午,大家一起去梨园公园推手交流。老师给我们每个人喂了喂劲,丁师叔和师兄也给我喂了喂劲。上下喂劲时我做的还比较放松,前后喂劲时我做起来就没有那么松整了。回想起来,上下运动时身心是没有什么顾虑的,前后运动时身心是有所顾虑的。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道不虚行,遇缘则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