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的目的是什么呢?来了就是坐在那里等着吗?等也是需要条件的。

就算天上掉馅饼,也得能接得住。

每次上课,老师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就是观察我们最近锻炼了没有。

平日里要多下功夫学习锻炼积累。不然,拿什么来听课呢?

目前没有一件事的重要性能大于学习锻炼。而学习锻炼所带来的价值远远大于工作上班等所带来的那些价值。

每天工作都要投入至少八小时,而学习锻炼却两个小时都达不到,妄想以极小的投入去获得价值远大于目前投入大价值小的东西,怎么可能呢?

人生,总有各种各样分散我们时间精力的事情,该如何去做,如何选择取舍,则在于自己的目标和追求了。光有目标和追求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有面对抉择和行动时的大魄力大毅力。

要检查冰箱里的东西是否放在合适的位置,该冷藏的冷藏,该冷冻的冷冻,该留的留,该扔的扔。脑子里的知识概念等东西,也应该如此,而不是随便胡乱堆砌一通,毫无分类和整理。

人生在不同的阶段,如果该做的没做,不该做的做了,这样积累下来,最后就是一堆问题。再想重来,已经难有机会了。

宋明理学思想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其中多数人活的岁数并不大,虽然理论思想研究得很广博很深厚,宇宙天地人生无不包揽,但是最终并没有落实到自己的切身性命之上。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第一步修身之道都没有完成,其余也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罢了。

曾国藩的启蒙老师有父亲曾麟书、岳父欧阳凝祉等,后在岳麓书院学习,师承理学大家欧阳厚均,欧阳厚均上承朱熹一脉。曾国藩在朝为官时,还受到过唐鉴、倭仁的赏识和影响。曾国藩据说并不是一个聪明的人,进士考了三次才中,但是很下笨功夫,对自己的要求也严格,以圣人为目标,并且终生坚持写日记反思自己。这是值得我去学习的。

如何学习?

《中庸》: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老师的讲解,结合自身和大家的平时生活修学,相比直接的翻译更加落地。

要多学习研究接近自己时代的人的东西,而且要多研究这些人一生都做了什么,以及怎么做的。比如这些人是怎么修行和治学的,每天都在干什么。

而不是一上来就跨越了千年去学习研究四书五经这些,因为真正能用到自己身上的东西很少。

研究不一定会明白,明白不一定先研究。

最好是先明白了再去研究。但是很多人都是为了明白而先去研究,沉没书山理海,皓首穷经,而导致终其一生都没明白。

我问老师,咱们的抱元桩与外面的一些桩的区别。

老师首先回答了我的问题,区别当然是巨大的。好比当前的半导体通信和未来的量子通信,底层逻辑和原理是完全不一样的,带来的效果更是不一样的。

当前的一些要领和要求只是针对初学时的阶段,不代表以后还是这样。目前的初学阶段主要是清理垃圾洗刷酱油瓶子的阶段。

为什么称为抱元桩,何为抱元?元为何物?道自虚无生一炁之元炁。

老师说这样的问题层次太低,或者说都不该问。

这里面的区别和奥妙,要靠自己的行为去品尝认识,亲身去体会其中的不同,这比老师讲给自己听要更切身明白。

师云:抱瓮而出灌,其机在朴,在拙。个中妙处,非至诚至真之人不可察。初学抱元之窍,亦在于此。

要学习须菩提向释迦牟尼提问的方式。问其实也不是为自己而问,因为他自己早已经明白了。

问,不能太随便。如果一生只有三次问的机会,则应该问什么呢?还会这样随便问吗?

问,也是须要水平的。要么不问,要问就问得不同凡响,问得惊天地泣鬼神。

文简师兄问现在出去跟外人交流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交流对象。

老师回答,先不说出去跟外人交流,首先跟内部人交流了没有呢?跟自己交流了没有呢?

在普渡众生之前,得先把自己渡了再说。

问问题的时候,要结合当下的行为或状态去问,而不是沉浸于过去的思维之中。

清巍师兄问了一个自己困惑的问题,涉及到锻炼中的用意和不用意。

老师就着师兄的问题,与丁师叔搭手示范了用意和不用意的区别,但是我听不清。然后讲了这边修学锻炼的理念,我们不用意识去操控和算计,而是好比一面镜子,须要的是把镜子擦干净,什么来就自然显现什么,无为而无不为。

老师分别分析了少先队歌、国歌、国际歌的歌词。不同的身份和视角下,其追求的目标和境界是不一样的。

回来的路上,跟文简师兄聊到了今天关于桩的问题。师兄作了一个比喻,两个充满土壤的花盆,看起来都一模一样,同样放在阳光下浇水施肥,一盆长出花来了,一盆没有任何变化。原因何在?一个有种子,一个没有种子。

种子,是老师给的,但能不能生根发芽乃至长成参天大树,则是须要自己去努力培育的。

其实,每次上完课,在回去的路上内容就已经忘的差不多了,所以上课时心里总是有些担心记不住。在回来整理的时候,越想回忆却越难回忆起来。但往往在不经意间,有些课上的内容点就会在脑海里突然蹦出来,我就赶紧借机回忆整理出来。

所以,每次整理课堂内容,我是完全不确定能整理出多少的。也许有一天,我的一篇日志内容,是一篇空白。

最近,我的山东临沂老乡、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院士获得了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网络上关于他的视频介绍瞬间多了起来。我认识的一位朋友正好在其实验室工作,于是了解了一番薛院士的求学成长经历和科学成就。他虽然求学期间用时比较坎坷,但是后来取得的成绩却突飞猛进,成为了当时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和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这与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每天早7点进实验室晚11点出实验室,二十年如一日,被人们称为“7-11”院士。他的口头禅是追求极致,在这个过程中他也获得了极大的乐趣。

他是凝聚态物理领域著名科学家,取得多项引领性的科学突破,其中一项是率领团队首次实验观测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产生了重大国际学术影响。

量子霍尔效应的实现需要施加强磁场,但强磁场造价昂贵体积庞大,难以走向实际应用。而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可在不施加强磁场的情况下,使电子按照固定轨迹运动,减少无规则碰撞导致的发热和能量损耗,可用于发展新一代低能耗晶体管和电子学器件。这项研究成果将会推动未来无能耗电子学的发展,有望加速推进信息技术革命进程,解决电子设备发热、能量损耗等问题。

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现也是非常困难的,需要精准的材料设计、制备和调控,所以自1988年被理论预言以来20多年没有任何实质性实验进展。薛院士团队利用拓扑绝缘体薄膜这个新领域进行不断的实验改进和精密调控,终于观测到了这个效应,其实就是人为实现了这个物理现象。

想起老师曾经在课上跟丁师叔讲过的一句话,你认识到了其实也就做到了,你没认识到其实就是没做到。

文化修学,就跟科学实验一样,也是一个发现和认识的过程,只是研究思路、实验工具、操作方法有所不同。

但是,为什么我发现不了修学上的量子霍尔效应呢?理论有了,材料有了,实验环境有了,导师有了,同学有了,还缺少的是什么呢?

无他,唯用功不深尔。

世事大梦一场,人生几度秋凉。
纵使功业彪千古,未免穷经皓首。
劝君穷取生身处,返本还源是药王。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