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十五

老师提到了禅宗的一些人物和传承。

船子德诚四川人,得法于药山惟俨,就是“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那位。药山惟俨得法于石头希迁,也从学于马祖道一石头希迁是六祖慧能最小的弟子,六祖去世后继续跟随他的师兄青原行思学习并得法。

青原行思,唐朝吉州安城人(江西吉安),与南岳怀让、永嘉玄觉、荷泽神会、南阳慧忠等并列为六祖慧能大师座下之五大弟子,其门下分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

满船空载月明归。突出一个“空”,但此“空”并非什么都没有,看似空船,但载着满船的月光。

六祖慧能有一个得法弟子,永嘉玄觉,初学天台宗,并有所认识发明,后来经六祖学生玄策指引,不远千里前往曹溪拜见六祖,得六祖认可印证,并被留宿一晚,号称“一宿觉”,世寿四十九岁,其最著名的代表作为«证道歌»。虽然其在世时间没那么长,但是其思想认识却超然不凡,是很多活了很久的人所不能比肩的。

二祖初次拜见达摩时,虽然已经饱学多年,但一开始却不被理睬,他立雪断臂、诚恳求教,最后终于打动达摩,并得其真髓。

老师说,很多人都还在第一阶段,就是喜欢那种可以各种满足从学者情绪和利益价值的大师,让从学者感觉非常舒服和被照顾。而到了二祖这种水平,这样的所谓大师他已经看都不看一眼了。

老师提到了咬文嚼字杂志,以及曾经的复旦大学校长陈望道,百度了解了一番。

叶企孙,清华大学物理系创始人,为国家培养了79位院士,晚年却沦为乞丐,凄惨度日。可以说,成也时代,败也时代。

东施效颦的典故,出自«庄子»天运。很多人觉得是东施人丑,实际上丑的是这种盲目模仿而不自知的行为。

当下社会中,网络上,很多人都在东施效颦,哗众取宠,企图用各种模仿来吸引眼球。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饮食起居习惯和风俗,因为面对不同的生存环境,草原、平原、盆地、海边等等,地形、气候、物种等各不相同,是千百年来生存适应的结果。而如今交通运输和网络科技等发达便利了,不同地方的人能接触到任何地方的饮食偏好,于是在口腹之欲的驱使下胡吃海喝,背离了自身所处的环境条件和体质所需,进而造成健康问题。

修学首先要明理,明理首先要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否则,哪里会有自己的中定呢?

老师提到自己当年为什么那么努力,因为想得到老先生的指点,因为心中有道。而我们为什么不够努力呢?

周五,老师去同学WQ租的房子看了看,坐了十几分钟,出门回通州时下起了雨。回来写了两句:

半瓢清水 雅室生香 未必无道
一路暴雨 闲聊化心 自然有禅

老师讲了自己给父亲买裤子以及母亲给厨房擦地的例子。父亲表现感动但是并没有穿,母亲说厨房干净但是又亲自收拾,他们表面上说感动说干净,但实际行为所表现的并不是这样。

修学也是如此,老师教给我们的东西,怎样说明我们认为是好的呢?仅仅是口头上说说吗?

下午梨园公园推手交流,最后老师演练了几趟拳法,我在旁边录了几段视频。有两个超级敏感的拳友一边观看一边惊呼,被老师的东西和状态所感染。他们跟我说你录了没用,不如当下去好好感受这种状态。

我觉得他们说的不全对,当下去感受老师的状态确实很重要,但对于不怎么敏感的我来说,录下来回去进行反复观看揣摩和研究,同样很重要。

观赏一副美妙的画作,聆听一首悦耳的音乐,虽可以尽情感受陶醉其中,但无法成为自己的东西,因为你创造不出来。

学习一门东西,初学在形,进而在得其神韵。

观师之形,会师之意,明师之理,印师之心。

抖音推荐我看了李敖的几个视频,以前对他没有什么感觉,也没怎么关注过。最近通过他的几个演讲和访谈视频,感觉他确实有点东西,有学识有才华,而且很有意思。他的一大特点就是敢于说真话,敢于批判,不盲目崇拜某些人,另外治学严谨刻苦并且有独立的思想,这是社会上很多抛头露面的大师比不上的。

在一期节目中,他提到初中时就给钱穆写信,专挑钱穆的错误,让对方很惊讶和欣赏,并认真给李敖回了信。凭着这种渊源,彼此成为师生关系是很容易的。但是李敖后来觉得对方比较迂腐,就主动断了联系。

另外提到了金庸李敖对他很看不起,认为武侠小说在写作中是很低级不入流的东西,不说里面那些虚构夸张不实际的东西,单说侠义精神,他认为金庸没一样能做到。有没有为国家为社会做点实际的事呢?自己发了财做自了汉。金庸李敖家拜访,说自己信佛了,对财产怎样怎样不在乎了,李敖问他怎么处理的,有没有捐出去散出去啊,有没有按照佛经里讲的去做啊,好像没有一样。小说写的好大家爱看是另一回事,但是金庸的实际行为跟其本人的作品思想搭不上线。所以李敖看这些人都是假货。

主持人问他看过金庸的武侠小说没有,李敖的回答很有意思,一个臭鸡蛋非得要吃了它才知道是臭鸡蛋吗,一闻就知道了嘛。

问题是,现在很多人,都缺乏明辨是非好坏的能力,别说闻了,就是吃了也不知道是臭的,还会觉得很香。

当然,人无完人,纵使才子大师也难免争议和批评,喜欢他们的盲目喜欢,批评他们的无脑批评,相对客观公正的人并不多。我们要多看其值得自己学习,给自己带来启发和思考的一面。

当一个人思想和学问达到了一定高度,必然会有支持的不支持的,理解的不理解的,这才是正常的,诸如释迦牟尼、孔老夫子、六祖慧能等等。而今很多的人,不愿静心去学习和积累,但又不甘于寂寞无名,希望被关注被批判,于是哗众取宠的各路英雄便粉墨登场了。

YR验证了一下老师曾讲的点穴方法,她比较敏感,对于穴位的感受相对明显。我用大指轻点在其胃经足三里穴上,她感觉有东西在作用,一开始像小波段一样时断时续不太稳定,过了一会感觉由外向内持续深入。

在交流中发现,男女的思维逻辑、概念认识、关注重点等等是不太一样的,沟通中必然会出现对于事情理解的不同频现象。比如有时候你认为相对贬义的词汇,在对方的表达中却是中性含义,你关注的核心为A重B轻,对方关注的却是B重A轻。所以,当两个人出现相互沟通不畅和难以理解的时候,当面针对问题点进行相互倾听和分析很重要,搞清了各自表达的真实含义和目的,就明白了根源所在和应对办法,问题往往当下就解决了。

那文化修学中的教学过程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