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3日 农历正月廿六
老师问小黄同学,桌子上有一根骨头,一百块钱,旁边的小狗会选什么?你会选什么?
选择的背后,代表了对事物的认知。
好的东西,是须要留白的。好的画,好的书,好的课,好的人生……
留白的地方,有的需要我们去丰富和补充,有的则只需要我们去品,去领悟。
千万人中回头看了你一眼,恰好你也在看她,恰好你们认识,这就是机缘。
缘分难得,要惜缘。但能否把握住这个缘分,则需要志,志同则道合。
很多事,不需要各个方面都算计得很清楚,而且也很难做到。但也不是稀里糊涂,而是想明白这个道理后,该做的做,不该做的不做。
修学之路上,有时候恰恰是因为不知道,反而过去了。
老师讲了七返九还的含义,里面蕴含着炼功要经历的过程,不只是炁的返还。前进的过程不是直线式的,可以说是往返式的。
谈到了教学生。开始要去找人教,那怎么让人主动来找你学,进而怎么让有素质的人来找你学,再进一步咱不教了。
这代表了能力和境界的不同。
老师给丁师叔和小黄搭手体验,分别让丁师叔和小黄体验同样的东西,展示了如何教学。更体现出修学是个认识过程,能不能认识到,认识到多深,这就是区别。
老师的指点是根据学生当下的水平来的。同样教的东西,为什么认识不到呢?无他,下功夫不够,用心不够。
如果每天能拿出2个小时读书,假设一年300天如此,那一年就是600个小时,十年下来就是6000个小时。如此积累十年,那在某一方面的提升将会是显著可见的。
临走时老师指点我推手,我还是像往常一样用力推着老师。
老师一边接一边问:敲木鱼能成佛吗?
我说:不能。
老师接着问:那用念佛机能成佛吗?
我说:不能。
老师进而问:那用力呢?
我:…………
我问老师:那不用力该咋推呀?
老师说:你既然这么问,那也就这个水平了。这不就好像说,我不敲木鱼该怎么办呢?用哪个牌子的念佛机好呢?
一瞬间我被问住了,也被老师的比喻逗笑了。老师的启发太妙了。
是啊,我的悟性也太差了。感觉好比我一直在使用一把刀,突然让我不用刀了,就感觉不会了。
感觉自己太笨了,回程的路上又请教了师叔。老师为什么要跟我说这些话呢?这个是我要自己思考和调整的。
到了一定阶段得放下当前执着的东西,才能有新的锻炼和突破。
清巍师兄把我和师叔一起送到太阳宫,然后大家一起在附近商场里吃了饭,师兄还带来了朋友送的新鲜草莓,品尝了几个,味道很不错。
周六晚上给站桩的大姐看了看桩,问了问平时站的情况,说每天都站,顶多就十分钟。这次身形比上次好些了,站的过程中还是手乱动,老睁眼看时间,站到十分钟就不站了。她不是累,而是根本就没心思站,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我没有给她规定指导的时间,但她每次都是严格按照十五分钟,准时挂断,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这样也没什么意义,有些不想教了。
有人说,你不需要改变世界才能开始,只需要让某个群体的生活变好1%。
同样教人也是如此,你不需要具备祖师的水平才能开始,只需要让某些人的身心状态改善1%。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情绪难测。生活中面对各种投来的情绪,能不能接得住,能接住多少,也是在考验自己的能力。
面对众多的不定,自己能有多定,不是说说就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