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1日
今天重回北京课堂。2025年3月16日,开车由北京出发,经河北、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四川、西藏等地,行程近四十天,于西安休整两周后,再次回到北京。
课上老师提到了汉传佛教八大宗派的祖庭,除了禅宗和天台宗,其他六宗祖庭都在西安。提到了札达托林寺和阿底峡、丁青孜珠寺和雍仲苯教,涉及了藏传佛教主要流派和修持法门。还有当前内地武当三丰派、玄武派和青城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相关师承。
老师讲,东西,行于经,走于炁,表于神。人身有经络通道,天地间亦有运行通道,东西不只在人身上循行。
东西具有灵性,可自主运动,有炁之性,有神之韵,却不是二者,太玄妙了。东西到底是什么呢?何时能初步认识到一点呢?
炼功的顺序,先降后升,前降后升。
老师几乎每次都强调,修学要多锻炼、看书、交流、反思。反思得有积累和经历,不然没得反思,或者反思也是瞎想。
反思一下最近一个多月的长途自驾出行,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一开始就没有听从老师的话。一个人走,先下云南,而后经滇藏线入藏,去某些地方,到了再给我指点下一步。结果一离开了老师,就因为各种因素发生了变化,没有守住自己的中定,违背了老师指点的方向,从而发生后续一系列的遭遇。一是走了最艰难的路,遭受了危险的高原反应,二是浪费了较多时间在无意义的景点上,没有多去体验一些有文化修学底蕴的地方。
如果这是一段炼功的过程,老师给我讲了路径、顺序和方法,到达某一阶段再给我指点,但是我自己随便乱来,或者轻易被外界左右,那结果可以想象,或者出现危险,或者浪费了时间还没有炼到。总之,出了问题只能怪自己。
随师修学之路,一定不能忘记老师的指点和提醒。
下午六点左右,与丁师叔和文简师兄一起搭乘傅师叔的车返回,为了避免师叔来回折腾,在南二环开阳桥和师兄一起下车,而后公交车回到住处。
五一期间去终南山脚下一个做辟谷清修养生的小院看了看,体验交流了一番,附近山里做这种经营的有很多家。在自媒体平台上看到很多人进行山居生活,还有大量在山里或想去山里修行体验的人。
终南山一直都在,有它的文化底蕴和积淀,但是里面的很多人却难以匹配这种底蕴,更不用说为它提升底蕴了,大量的只是在消费它。俗话说,好白菜都让猪拱了。
要修真,得真修。
修学之海无涯,要明白自己的方向,掌好自己的舵,走通自己的道。
老师说我一直有些不自信,确实,总觉得自己当下的水平还差很远。在学习和对外交流中,应该要对自己有信心,更要对本门的道法有信心。
最近听了如是清净这首曲子,对洞箫产生了兴趣,于是入手了一支贵州铜仁玉屏的洞箫,准备学习学习。试了一下,箫还是不容易入门的,第一步吹响它都有难度,需要对气息有很好的把握,要准要匀要长要稳,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很适合磨我的性子。
在网上认识了两个网友,一个是在澳大利亚定居的西安女士,41岁,喜欢中医和道家修行方面的文化,业余刚开始学杨氏太极拳和站桩,并看了很多各方面的书。经过一阵子的交流,她比较认可我的一些观点,想跟我学习,语音聊了聊,简单讲了点我这边的东西,等她七月份休假回国能见面时再交流看看。
另一个是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中医内科学内分泌方向读博的男生,27岁,对中医、历史、哲学、道家、佛家等非常感兴趣,并有所了解,现在很想找个老师去锻炼实践。经过网上交流,对方确实有些这方面的知识积累,并很礼貌诚恳地提出想跟我学习,要来拜访我。于是约好了周六见一见,周五晚上我定好了位置发给他,但是周六子时他突然说有个比较紧急的博士开题预答辩周末要准备,想下周再约时间,便答应之。
网上加了金龙太极的运营者袁女士的微信,想问问看能否去跟王师傅交流体验一下,结果对方立马发过来一个付费报班的帖子,让我预约,有三天班和两个半天班,收费上千,不接受突然临时拜访,单独临时拜访一小时五百。我有些惊讶,说临时拜访交流也要收费啊,对方说不收费对不起其他来学习的学员,另外让我去看那个南派太极收费多少,她这基本都是公益性的了,我又不是王师傅的亲朋好友,对我这样的就得收费。她给我发了几条语音,句句不离钱,阴阳怪气,我有些无语,果断删之。夸大其词的宣传文案和商业运作,名气提升了,来学的人多了,像我这样没有什么名气和价值的,自然是够不上交流的资格了,这也是正常现象。
但对于这样素质的人,哪怕功夫再好,我也不会再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