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8日

老师提到了普洱茶的制作过程,主要步骤有采摘鲜叶、萎凋、杀青、揉捻、晒青毛茶、蒸压成型、干燥摊晾。

喜欢一个东西,得深入研究,不能总停留在表面。

生命只有一次,时间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所以不能想着以后再怎样怎样,要尽量抓住当下去做一些事。

看到央视新闻里引用了一句话: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要求。

往往是,理想很伟大,现实很骨感。如果君主和上层社会只知道壮大和滋养自己,那如何去体察民情呢?

水是生命之源,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生活在上游的居民把河水阻断或引走,只顾着自己的生存发展,那生活在下游的居民势必要遭殃,整个地区就不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这里面蕴含了我们应该怎样炼功的思想。

课上和老师搭手体会东西。不能搭上手以后才有,要在搭手甚至抬手之前就应该有。搭手后有意的东西能粗略听到一些,不搭手更微细或无意的东西则听不到了。我搭在老师手臂上,老师通过松把我的东西散了出去,这是目前还难以体会理解的。

日常生活安排的精确有条理,面面俱到,固然好,但要花心思投入在一件事情上,必然有顾不上的地方。

老师从来没说过站桩锻炼要固定多长时间,每个人身体素质等条件不一样,有的人须要多站,有的人不适合多站。除了专门站桩,平时还要在生活中多用心琢磨体会,念兹在兹,很多时候功夫在诗外。

下午梨园公园推手交流,和师叔、师兄以及个别拳友玩了玩。与老师推手,欣赏老师打拳行功,简直是一种享受,让人沉醉和向往。

五点多,和文简师兄一起搭乘清巍师兄的车到国贸附近,而后地铁返回。

大多数人,只看重表面或表象的东西,以此作为判断好坏真假的标准,这样就难以具备一定的分辨能力,往往错失好的机缘。

最近在小红书上看到有人发帖,已故张至顺道长的徒弟许理慧道长在广州为习练八部金刚功的人群纠功,公园广场聚集了大量的人,结果被可能是跳广场舞的人举报了,不得不停止纠功。现在她已经成了张道长的名誉代言人,也成了一名拥有大量粉丝信众的网红。

真正好的东西,是难以普及的,因为往往是逆人性欲望的。

什么万朵金莲遍地开,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是那朵金莲,实际真正扎根淤泥开出莲花的又有几个呢,顶多是镀了一层金箔的泥塑罢了。

最近网上认识了一个北京中医药大学读硕士研究生的小伙,24岁,针灸推拿专业,中医世家,曾经是大学国学社的社长,想学习实践体会一些内在的东西。周五下班傍晚约在国家图书馆旁边的紫竹院公园,交流了两个小时,他还处在各种研究和到处对比摸索的阶段,毕竟还年轻,多看多见识没有坏处,对我很有礼貌,人还是不错的。交流完他给我说很受启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周六上午同样在紫竹院,和上周约好见面的中医科学院的博士见面交流了两个多小时,他和我是山东老乡,枣庄人。这位博士的追求就相对更加明确和成熟,性格也比较文静和气,对于修行悟道方面很有兴趣,对于人生也看的更远。经过一番交流,他当下就表示想跟我学,我简单讲了讲这边的修学传承和思想,以及跟社会上不同的一些观念,他表示很认同。最后问我如果学习后面怎么安排,我说等端午节回来我们再联系。看的出他对于我讲的东西能听得进去,接近三个小时的交流不觉一瞬间。

因为这样的因缘,我再次来到了紫竹院,环境优美,人也不少。距离大学期间和同学初次来此,已过去十六年了。